新闻中心
【新湖南】世界第二,湖南唯一!在这场化学界的“奥运会”,湖南学子拿了金牌
三湘都市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黄京 杨斯涵 通讯员 苏晓玲
日本东京奥运会正在如火如荼地上映,另一场化学界的“奥运会”——第53届国际中学生化学奥林匹克竞赛(IChO)也刚刚在日本大阪落下帷幕。让所有中国人傲娇的是,在这场汇集了全世界中学生领域最优秀的化学天才的较量中,中国代表队的4名队员全部获得金牌,并包揽了前三名。其中,湖南师大附中1801班的黄章毅同学以世界第二的好成绩,成为湖南今年五大学科奥林匹克竞赛中唯一的金牌选手。
(湖南师大附中黄章毅获得第53届国际中学生化学奥林匹克竞赛金牌,与教练合影。)
受疫情等原因影响,本次比赛远程在线举行,并取消了实验题,5个小时比拼全部为理论题。入选国家集训队时成绩并不突出的黄章毅,是怎样一步步拼到了金牌的?
人如其名,为实现梦想坚毅不拔
8月3日下午,在湖南师大附中那座刻满众多优秀学子姓名的“攀登”碑前,黄章毅手捧鲜花与老师、父母、家长合影。其实这一刻,他已经等了5年的时间。“读初二的时候第一次来附中就看到了攀登碑,当时就定下目标,希望将来自己的名字也能被刻录其中。”
这既是黄章毅的目标,也是他的梦想。几乎是毫不费力的,这个天赋异禀的男孩,考高中时顺利被附中录取。在进入高一前参加的附中夏令营上,黄章毅扎实的文化课基础、出众的数理思维被学校科技创新处主任、主教练蔡忠华老师发现,于是,原本打算走物理竞赛之路的黄章毅到了蔡忠华“麾下”,成为化学竞赛组最出色的一员。
(黄章毅在学校实验室做实验。)
“他能够拿下这枚金牌,我觉得是实至名归。”3年多的教学相伴,对于杰出弟子递交的成绩单,蔡忠华给出了极高的评价。在他看来,黄章毅身上除了具备优秀学子通常共有的勤奋、刻苦和努力等品质,更拥有着人如其名的“坚毅不拔”和超强的执行力。“他给自己制定了日计划、周计划、阶段计划,而且每一个计划都能一个不落地执行到位。”
金牌之路也并非一帆风顺。在2020年11月举办的冬令营暨IChO的国家集训队选拔中,黄章毅发挥有些失常,最终以第38名的成绩进入国家集训队(总共50人)。“这个成绩要想成为最终中国代表队的4名选手之一非常难,而且那个时候他已经拿到了保送北京大学的资格,对竞赛生已经非常不容易了。”蔡忠华说,如果坚持,要付出更多的努力、要更拼,才能向金牌冲刺。
黄章毅最终的选择是为梦想更为国家荣誉而放手一搏。他在蔡忠华的指导下调整备赛计划,在长沙最冷的季节里,他一个人守在实验室里,一遍遍完成实验。“一个实验要花5个小时以上的时间,黄章毅在不到5个月的时间里,做了40多个。”终于,黄章毅以第一名的成绩成功入选国家队,并最终如愿以偿拿到金牌。
(黄章毅在学校实验室做实验。)
兴趣广泛,他是大家眼中无所不能的“大神”
“非常感谢陪伴我的团队,我们是一个很有爱的集体。”黄章毅的获奖感言里感谢了很多人,还特别向团队里的小伙伴致敬。他说,虽然最终只有自己一人拿金牌,但背后却是整个团队师生的陪伴。而在同学们眼里,他是兴趣广泛、无所不能的“大神”。
“下课时,乒乓球桌旁总有他的身影。有一次我与同学在做实验时看见他闯进实验室,浑身湿漉漉的就像刚刚从水里捞出来一样,原来是打篮球去了。”同学曾紫嫣笑言,黄章毅彻底打破了自己认知里“书呆子”的形象。而黄章毅平稳的心态也让同学们觉得十分膜拜。“从来不会因考试失利而有较大的情绪波动;每天晚上都会学习到12点,但白天也会神采奕奕。”同学綦雄飞如此评价。
而从初中开始的寄宿生活,也让黄章毅变得很独立,生活也非常自律。“无论备赛多忙,洗衣服、鞋子这些活儿他都自己包揽,从不会留到周末等父母来完成。”同学李恺十说,即使在不用检查卫生的周末,黄章毅也会把被子叠得整齐,床单收拾干净,卫生做得一尘不染,常常让同寝室的自己自叹弗如。
黄章毅的爸爸妈妈都在郴州工作,平时只有周末才来长沙与儿子相聚。谈起教育方法,黄妈妈认为要充分尊重孩子。“遇到什么事情都会跟他商量,相信他的每一个决定都有自己的道理。”在她看来,“帮助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时常与老师保持沟通”是每位父母应该要做好的“功课”。
30年成就“金牌摇篮”,师大附中国际金牌和奖牌总数稳居全国第一
1991年,湖南师大附中学生获得国际数学银牌,从此,该校在全国奥赛圈声名鹊起。据统计,30年来,湖南师大附中学生参加中学生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地理学科奥林匹克竞赛共夺得金牌 34枚(含数学 8 枚、化学 10 枚、物理 9 枚、生物 6 枚、地理 1 枚)、银牌 10 枚(含数学 4 枚、化学 3 枚、生物 2 枚、地理 1 枚)和亚洲金牌 11 枚(含物理 10 枚、信息 1 枚)。国际金牌和奖牌总数稳居全国第一。
该校校长谢永红表示,学校历来重视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为学有兴趣、学有余力、学有特长、素质全面的中学生在学科竞赛方面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和广阔的发展空间。学生在中学生奥林匹克竞赛中持续优异的表现,为学校赢得了“金牌摇篮”的美誉。“正是得益于学校坚持素质教育、注重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先进理念,拥有着共同目标、共同追求的优秀团队力量,完善的培养机制和浓厚的学习氛围,才能成就‘金牌摇篮’。”
原文链接:https://m.voc.com.cn/wxhn/article/202108/2021080320312128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