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湘都市报】共同战“疫”丨“疫”外之喜,他们长大了

发布:管理员 来源:未知 日期:2020-02-24 人气:

三湘都市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杨斯涵 刘镇东 黄京

有人说孩子长大是一瞬间的事,而这次新冠肺炎疫情仿佛就成为了他们成长的催化剂。

一个月前,他们还是那个只会在爸爸妈妈怀中撒娇的宝贝;一个月后,他们已经肩负起了照顾家人的责任。

以前,他们老是抱怨身为“白衣天使”的爸爸妈妈不陪伴自己;现在,他们已成为爸爸妈妈身后最忠实的加油者。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虽然他们对爸爸妈妈有很多不舍,但是他们会强忍着泪水,说:“爸爸妈妈,你们去抗‘疫’吧,我长大了!”

【人物故事】

送许愿瓶盼妈妈早回家

——尹馨(清水塘江湾小学二年级学生)

“妈妈,4月份,我过生日的时候您能回来陪我吗?”2月20日晚,尹馨接通了和妈妈黄忠华的视频电话,她告诉妈妈,她和爸爸在长沙一切都好,每天都会在家按时上课,老师同学也关心他们,请妈妈放心,一定要保护好自己。

黄忠华是湘雅医院肾内科的一名护师,有着13年党龄的她在1月26日湘雅医院组织第一批援助武汉医护队伍时,就递交了支援武汉的申请。2月6日晚上10点,湘雅医院第三批救援队伍召集令来了,黄忠华一边表示愿意支援武汉,一边看着身边的孩子和丈夫,此时的她非常希望得到他们的支持。

“妈妈,你去吧,但是你要答应我不要被感染了。”虽然有很多不舍,但是尹馨还是点了点头。当晚11点,她一个人躲进房间,撕下作业本的一角写下“祝妈妈身体健康”,并将小纸条小心翼翼地装进许愿瓶。第二天早上8点,尹馨和爸爸把黄忠华送到医院后,尹馨从口袋里掏出还带着体温的许愿瓶送给妈妈,“妈妈,你一定要保护好自己。”

“感觉在那一晚,孩子就突然长大了。”回忆起当时离别的场景,电话那头的黄忠华开始有点哽咽。在黄忠华眼中,尹馨还是一个娇滴滴的“小公主”,每次画完一幅画,制作完一个手工,总是会喊“妈妈,妈妈,快来看我的作品”,而这一次,她选择自己偷偷地躲进房间给妈妈制作许愿瓶,还在日记本上“鼓励妈妈去,唯一要求是妈妈不要被感染了”。

“我觉得妈妈能去武汉支援是很光荣的一件事情,有这样的妈妈我很骄傲。”尹馨告诉记者,妈妈在武汉很辛苦,她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在家好好学习,帮爸爸打理好家务,等到妈妈回来的一天,看着整洁的家,妈妈一定会很开心,“离开妈妈已经有两个多星期了,这是我们第一次分开这么久,好希望妈妈能够早点回来,我们全家一起去海边旅游。”

“男子汉”就要帮妈妈照顾好家

——秦定江(浏阳河小学一年级学生)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2月22日晚,秦定江正在给弟弟读古诗,哄弟弟入睡,这要是时间回溯到一个月前,此时的秦定江应该是在自顾自地玩耍。“没想到这次‘疫情’的发生,让孩子突然就长大了。”秦定江爸爸秦小尧说。

“我答应过孩子要陪他们过一个开心的春节,可是医院医护人员紧缺,我必须要回岗上班。”说到这里,妈妈汪婧心中满满都是愧疚,她是一名湖南省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一科)的护士,也是两个孩子的妈妈,由于身处哺乳期,原本有更多时间去陪伴孩子们的她选择了前往一线,“我以为秦定江会在家大哭大闹,不让我去上班,没想到他很淡定地说‘妈妈,我和弟弟在家等你’。”

秦定江告诉记者,他从妈妈口中知道了病毒的厉害,也知道妈妈作为一名医护人员有责任去“战斗”,所以他决定要做妈妈身后强有力的后盾。其实,在这之前,秦定江是个特别黏妈妈的男孩子,基本上都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遇到不顺心的事情还会找妈妈撒娇,而现在的他仿佛变了一个人,为了让在家工作的爸爸能有更多的时间休息,他主动承担下了照顾弟弟的活。讲绘本、读古诗、玩游戏……他都在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去照顾弟弟,当弟弟睡下了,他又开始收拾自己的玩具,不给爸爸添乱。“我现在是一年级的学生,是一名小小男子汉了,妈妈不在家时,我有责任照顾好这个家。”

希望爸爸妈妈能好好休息

——周俊汝(长郡双语实验中学初二学生)

“明天是我的生日,可是你和爸爸又要加班,不能陪我过生日了。空荡荡的家里,只有我一个人的身影。”2月1日是周俊汝的生日,原本约定一家人一起做蛋糕、吃生日晚餐的计划被这场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春节前,周俊汝的爸爸妈妈接到疫情防控的命令,每天穿梭在医院、车站、社区……时时刻刻处在待命状态。“心里有些小失落,但我理解他们。”虽然生日晚餐没吃成,但周俊汝决定第二天早上为爸爸妈妈做一顿丰盛的早餐。

“以前要是错过她的生日,她还会闹些小脾气,现在真是长大了。”第二天一大早,爸爸妈妈起床便发现了三碗香喷喷的牛肉面,眼里满是欣慰。周俊汝妈妈说,他们是卫健系统和街道的干部,抗疫一线就是他们的主阵地。

在这个冬天,电话铃声、微信提示音是周俊汝耳边常常响起的声音。有好几次,在晚上十一二点时,她都被电话声吵醒,“爸爸妈妈如果很晚还没回,我会有些乱想,害怕爸爸妈妈接触到感染者。”但周俊汝知道,爸爸妈妈在国家和人民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这是他们的职责,“我也跟他们说过,我一个人在家会好好的,你们不用担心。”

“每天父母从外面回来,都会在离我较远的地方将身上消毒干净。他们虽然不表现出来,但我能从他们的脸上看到疲惫。”周俊汝告诉记者,她希望自己能够为父母出一份力,希望疫情快快结束,让爸爸妈妈好好休息一下。

想给负重前行的妈妈一个拥抱

——何伟铭(雅礼洋湖中学初二学生)

何伟铭在长沙读书,妈妈张颖立在怀化一家社区医院工作,母子俩聚少离多。“有时候很想妈妈,也希望她来长沙陪我,但她总是很忙。”何伟铭说,他一直并不太理解妈妈的工作,不知道一个小小的社区医院,究竟能忙成啥样?不过,这场疫情面前,他见证了妈妈在平凡岗位上的默默付出。

疫情发生之后,张颖立放弃了春节和家人团聚的机会,主动请缨到社区抗疫一线。接诊社区发热患者、上门为社区居民测量体温、统计数万居民的身体状况、为疑似病例取病毒样本……每天,张颖立工作时间在10小时以上。“第一次看到妈妈穿着防护服的工作照,根本认不出来。”从妈妈奋战在抗疫一线开始,何伟铭每天都关注着所有疫情相关的报道,特别是看到医护人员照顾患者的照片,他就会觉得心里暖暖的,因为这也是妈妈的“真实写照”。“原来她的工作这么伟大,可以说是为整个社区里的人守护健康。”他盼着疫情可以尽快结束,这样就能飞奔到妈妈身边,给她一个大大的拥抱。

“以前我们联系都是我打电话给他,问他在学校的情况,但现在,他每天都会主动打电话给我。”张颖立说,这段时间,即便是通过手机,都能明显感觉到儿子的变化。“比从前更懂得关心人、体贴人,有时候我还会要他别在工作时间打电话或发视频。”张颖立笑言,儿子变得比以前要更“黏”自己,从前不善于表达的话,现在也会主动说。“每天都会要我注意安全、保重身体、按时吃饭,不要太辛苦。”

品学兼优的何伟铭对理工科非常感兴趣,他甚至给自己定下了要“考上中国科学院大学”的目标。而这次疫情来袭,他觉得这个目标也更坚定了。“我上网搜了很多病毒相关的资料,还查阅了百科书,我还要做更多研究。”这个14岁的男孩甚至对流行性传染病的传播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假期里翻阅了不少医学书籍。“每一个人每一个细微的贡献,都会为‘抗疫’胜利铺就一块基石。”何伟铭认为,作为初中生,好好学习不再只是一句“空洞的口号”,因为掌握的知识说不定哪天就能派上用场了。

和爸爸约定去武汉看樱花

——朱梓琳(湖南师大附中高二学生)

“一定要勤洗手,不要随便摸眼睛,做好防护工作,一定要平平安安的回来!”每天的吃饭间隙,朱梓琳总会将这些话对着手机屏幕中的爸爸强调无数遍。原来,朱梓琳的爸爸自大年初一(1月25日)起一直在抗疫一线——湖北省黄冈市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奋战至今。而只有在饭点,爸爸才有时间给家人打一通视频电话。

大年初一,朱梓琳一家原本磕着瓜子聊着天,却被一个紧急电话给打断了。爸爸简单地和家人告别后,便迅速收拾好行李随医疗队前往湖北黄冈。“当时觉得很委屈,爸爸好不容易有时间陪着我和妈妈,可还是被一个电话给叫走了。”朱梓琳说,爸爸忙碌的身影在她心中早已习以为常,但是连春节一家人都不能在一起,她还是有点不能接受,“不过妈妈告诉我,应该理解爸爸,作为一名医生,他更应顾全‘大家’。”

因为担心,原本不看新闻联播的朱梓琳每天晚上7点准时守在电视机前,了解疫情最新的情况,寻找着爸爸的身影。朱梓琳说:“看了报道后,我才知道原来形势已如此严峻,在爸爸身上,我看到了作为医护人员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我为他骄傲!”

“看着奔赴一线的医护人员,我懂得了医生这两个字的重量。”其实,朱梓琳从小的梦想就是当一名医生,今年即将迈入高三的她也将复旦大学临床医学专业作为目标,“我想像爸爸一样在危难时刻挺身而出,对每一位病人负起责任!”

现在,朱梓琳只有一个愿望,就是“等到一切安定,爸爸带我去武汉看樱花,可好?”

我要学医,像妈妈一样当个“白衣战士”

——黄泽萱(明德中学高一年级学生)

“妈妈,我考虑了很久,郑重地做出人生中第一个重要的决定,选择学医!这不是一时冲动,我想像您一样做敢于冲上前线的白衣战士。”受母亲的影响,长沙明德中学高一年级黄泽萱同学在高中选科中选择了将来可报考医学院的科目。

黄泽萱的妈妈是一名省妇幼保健院急诊科的护士,因疫情袭来,在团圆的春节,妈妈却要坚守在一线。“您说急诊科是医院的第一道防线,您要守好。其实,弟弟和我多想您能多陪陪我们啊,不过,您有更重要的工作,我会照顾好弟弟的,您不要担心。”黄泽萱像个小大人一般说出这句话。

“我恨不得立马长大,能够代替妈妈去一线治病救人!”黄泽萱说,今天医院给妈妈打了电话,说妈妈随时会去支援武汉,一想到这里,她的心就开始紧张。这期间,除了学习,黄泽萱最关注的就是疫情最新情况,在她的记忆里,最深刻的就是医务人员“逆行的背影”。有一次,新闻联播中一名小女孩的妈妈和外公穿着厚厚的防护服在一线奋斗时,她那通红的眼眶和不舍的样子,让黄泽萱感同身受,“在万家团圆的时候,医护人员告别家人,毅然奔赴前线,一切皆因健康所系,性命相托。”

这一幕幕,让黄泽萱的内心变得坚定,她说:“我的信仰是勇挑重担,做专业一流的医生。我会从现在开始努力,扎实学习,为实现自身价值,努力充电!”

【专家观点】

疫情这堂课,孩子们能学到些什么?听听校长园长们怎么说

让幼儿用独特的方式表达爱

——长沙市开福区教育局第四幼儿园园长屈慧

生活即教育,这场新冠肺炎疫情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不同寻常的变化,也给幼儿上了生动的一课。

这堂课让幼儿学会了要敬畏自然、珍爱生命,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懂得保护自然就是保护自己,维持生态平衡世界才会祥和;学会了要坚守信念、乐观勇于地面对疫情,“众志成城”就是对这场战役最好的诠释;还学会了关心与同情他人,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表达爱。爱,是世界上最伟大最强大的武器,在这场战“疫”里,幼儿用录制“为武汉加油,中国加油!”的视频、画英雄人物与病毒作战的场景、玩治疗戴口罩的病人的游戏等多种方式,表达了自己心中的感恩之情。

这是一次非常珍贵的家国情怀教育的契机

——国防科技大学附属小学校长易宇

危机就是契机,对于每一个学生而言,这场疫情既是一次身心的震撼与冲击,同时也是不曾预约的难得的教育契机。课堂只能教会孩子知识,而智慧一定要靠体验去获得。

在这场疫情防控的战斗中,党领导人民抗击疫情的伟大实践是一部生动鲜活的爱党和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教材,是一堂感人至深的爱党和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大课。

平时苦口婆心的说教,倒不如和孩子一起,面对真实的生活场景,顺势教育引领他们,让他们从生活经历中懂得什么是勇敢,什么是关爱,什么是责任,什么是担当,什么叫义无反顾,什么叫挺身而出,什么叫无私奉献,什么叫众志成城,什么是科学,什么是生命……学会感恩,学会学习,珍惜生命,不断创新,做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让学生感悟做人的道理

——长郡双语实验中学校长徐铁刚

作为一名中学生,要关注抗击疫情阻击战,学习了解科学规范的防控知识,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坚定战胜疫情的信心;要学习抗击疫情的逆行者、坚守者的英雄事迹,感恩他们的无私奉献。要去感受什么是正直、坚强、无畏;什么是众志成城,什么是最美逆行,什么是责任担当。要去思考,去体察,去分辨,去认识这个社会,去感悟做人的道理,让大家心存敬畏、心存感恩、敢当敢为。

让学生懂得感恩、学会感恩

——长沙市第六中学校长向雄海

在这个“史上最长的寒假”里,大家经历了紧张、焦虑、煎熬、害怕,甚至恐惧,同样收获了感动、敬佩、震撼、大爱、团结、坚强……

面对疫情,大家应该懂得感恩、学会感恩,感恩奋战在前线的医疗专家、千千万万的医务工作者;感恩不分昼夜在工地上辛勤施工的建筑工人;冒着风险不计报酬奔波在疫区的志愿者;感恩默默坚守、全面防控的社区工作人员、街道环卫工人、小区保安;感恩听党指挥千里驰援的中国军人;感恩伟大的党、强大的祖国!

同时还让大家深刻感悟到了秩序的重要性。良好的社会秩序从哪里来,靠的是制度,是纪律,对于每个人来说,更重要的是自律。如果每个人都能自律,严守纪律,遵守秩序,整个集体、整个社会、整个国家就会形成一种坚不可摧的力量,战胜一切困难,创造一切奇迹!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社会责任

——雅礼洋湖实验中学校长帅亮

疫情的突然袭来,是一次十足的挑战。面对一种未知的病毒,面对一场未知的疫情,一群“逆行者”负重前行,不眠不休,用血肉之躯护佑人民健康安全。

“我这一辈子是为了什么?不就是为了救几个病人吗?”这是86岁的董宗祈教授的肺腑之言,在武汉封城的第一天,他就毅然坐着轮椅坚持出诊,这是牢记使命、医者仁心。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社会责任,都必定要承担这个时代赋予你的使命,请大家不要置身事外、袖手旁观,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参与其中,因为每个人的努力都或许能使周围的人获益,使世界更美好!

【教育局连线】

让前线“战士”安心!长沙市教育局下发倡议书

三湘都市报2月23日讯 为解决抗“疫”一线医护人员的后顾之忧,长沙市教育局近日下发倡议书,倡议全市学校和教职员工加入“同心抗疫 温暖星城”志愿服务活动,主动关爱帮助疫情防控一线医护工作人员子女,为有需要的孩子提供课业辅导、解惑答疑,让前线的“战士”放心、安心、暖心!

倡议书中提到,要以学校为单位,组织德才兼备的名优骨干教师、广大党员、团员积极参与,营造关心一线防控医护人员子女的浓厚氛围,传递长沙教育的正能量。同时,要主动了解、精准掌握本校一线疫情防控医护人员子女的现状,及时了解孩子们的学习、生活困难和心理困惑,做到心中有数、全面覆盖。

另外,要坚持“一校一策、一人一案”,采取一对一、多对一等形式,给予一线防控医护人员子女更多学习、生活指导和督促,做好心理呵护。为有需要的孩子提供课业辅导、解惑答疑,确保“停课不停学”的学习效果。对今年参加中考、高考,或者面临升学、考试压力的防控一线人员子女,要给予重点关爱,为他们配备最好的教师志愿团队,提供最科学的学习指导。


原文链接:https://m.voc.com.cn/wxhn/article/202002/202002232343347925001.html

 

[责编:薛琳]

[来源:三湘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