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永红:乘风破浪开新局 ——2021-2022学年度开学工作报告

发布:管理员 来源:校办公室 日期:2021-08-29 人气:

(2021年8月29日)
老师们、同志们:
       上午好!今天,我们召开新学年开学工作会议。这次会议的主要目的是回顾总结上学年工作,结合当前形势发展变化和学校“十四五”发展规划部署新学年工作。借此机会,我代表学校向新入职附中和回到附中本部工作的同志们以及参会的集团学校校长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向全校教职员工致以美好的祝福,祝大家新学年身体健康、生活幸福、事业进步!
       下面,我代表学校党委、行政作新学年开学工作报告,主题是:乘风破浪开新局。报告分三个部分。
     
        一、上学年工作回顾
       首先,我做点说明,往年工作回顾基本上是分线分部门进行总结,今年我想做一点改变,那就是紧扣上学年开学工作报告中所提出的目标、任务和举措,逐条对照回应。做工作必须善始善终、善作善成,要有闭环管理意识,确保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在这点上,过去我们是做得不够好的,今后需要切实加以改进。
去年的开学工作报告,我提出了“三更”目标:更高标准、更高质量、更高品位。围绕“三更”,我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九条具体举措。一年来,这“三更”目标和九条举措落地了没有?落实得怎么样?我想采取对标检评方式,一一作出回应。
     (一)更高标准
       一是更严标准狠抓师德师风。学校以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以及举办“师德映党旗”教职工主题演讲比赛等庆祝建党百年系列活动为契机,通过党建引领和清廉校园建设持续推动师德师风建设,教育引导广大教职工树立更高更严的师德标准,有效提升了学校师德师风整体水平,营造了风清气正、文明和谐的校园氛围。学校顺利通过复查,继续保留“全国文明校园”殊荣,学校工会获评“全国模范职工之家”, 2020届高三年级组获评湖南师范大学“‘三育人’先进集体”。黄月初、陈迪勋同志获评长沙市建设更高水准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先进个人,陈迪勋、刘桂芳、张光新、朱昌明同志获评湖南师范大学“‘三育人’优秀个人”。
       二是更实举措狠抓教学常规。学校加大了教学常规的指导和督查力度,集体备课、课堂教学在规范落实上有了明显改善。强化了集体备课,实现了突出“一个中心”(提升教学质量)、树立“两种意识”(研究意识、合作意识)、做好“三项研究”(教材研究、学情研究、作业研究)、执行“四个确定”(确定会议时间、确定会议地点、确定中心发言人、确定中心内容),其中生物、心理学科教研组表现尤为突出。强化了课堂教学调研,一年来推门听课、视频听课共计2000余节次,推动了教师课堂教学常规和学生课堂学习常规的落实到位。教学常规落实了,教学质量就有了保障。今年,高考成绩再创辉煌,多项指标稳中有升;合格性考试赢得满堂红,学生全员全科一次性合格率100%。
       三是更大力气狠抓管理服务。学校领导班子带头抓管理,坚持校领导接待日制度,一年来接待教职工、学生、家长和社会来访共千余人次。为提升党务干部管理服务水平,组织全校党务干部共50余人赴浙江大学开展了为期一周的专题培训。后勤服务保障有力,共投入资金近2000万元,集中完成了对广益楼、云麓楼、图书馆的整体装修改造,完成了对艺术楼音乐教室、高阳楼、执中楼、食堂一楼、职工之家、母婴室、医务室的内部装修改造,并为惟一楼、云麓楼、广益楼安装了电梯。学校严抓疫情防控、综治保卫和消防排查工作,确保了教育教学的有序开展和校园的平安稳定。学校被评为湖南省“平安建设优秀单位”和岳麓区“安全保卫工作先进集体”。
     (二)更高质量
       一是更大面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学校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多个培养项目实现零的突破。学科奥赛保持全国领先,黄章毅同学勇夺第53届国际中学生化学奥林匹克竞赛金牌,这是今年以来我省中学生五大学科奥赛唯一一枚国际金牌;杨宜同学摘得第17届国际中学生地理奥林匹克竞赛银牌,这是迄今为止我省中学生参加地理学科奥赛夺得的第一枚国际奖牌;王姊如同学夺得中国女子数学奥林匹克竞赛金牌,提前获得全国冬令营资格。一年来,我校学子参加学科奥赛共19人获全国金牌或一等奖,11人入选国家集训队;共89人获省一等奖,23人入选省代表队。学校还先后挂牌成为了清华大学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大学中学衔接培养试点基地、北京大学博雅人才共育基地(含数学、化学、生物三个学科)。陈茁卓同学入选清华大学丘成桐数学领军计划(全省仅2人入选),并获得该校保送资格。
        二是更大规模培养教学名师名家。一大批教师专业上升势头强劲,收获多项荣誉,成为了业务行家甚至名师:谢永红同志荣获湖南省五一劳动奖章、当选为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整体改革专业委员会和拔尖创新人才基础培养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黄月初同志被聘为第八届湖南省政府督学,彭荣宏同志获评第三届“中国好校长”;周泽宇同志荣获中国化学会基础教育奖,熊康同志入选首批全国优秀音乐教师培养计划;李新霞同志获评正高级教师,李昌平同志获评湖南省特级教师;李钊同志获评湖南省“青年岗位能手”,李勇同志获评长沙市“优秀教师”,杨群英同志荣获长沙市“星城优秀教师奖”,朱昌明同志荣获长沙市 “英才导师奖”,黄雅芩同志荣获长沙市“友谊教育科研奖”;陈佳健、戴子丹、李小军、明正球、温宇、袁春龙、袁秀同志荣获国家级、省级教学竞赛一等奖。
        三是更快速度推动学校卓越发展。推动学校从优质走向卓越,必须牢牢扭住研究型中学建设的“牛鼻子”。学校研究型中学建设成果人本课程体系成功构建,《人民教育》发表专题文章《以校为本构建基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课程体系》予以推介。学校获评“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工作者协会先进会员单位”,顺利通过湖南省“十三五”教育科学研究基地中期督导评估,研究基地第三部专著《研究型教师专业发展理论与校本实践研究》正式出版,研究型中学建设课题群达到50个课题的规模,参与1项以上课题研究的专任教师超过90%。谢永红、杨帆同志参与了国家级科研奖项评选,黄月初同志担任湖南省领航校长高中工作室主持人,杨帆、易任远同志出版了教育专著。
     (三)更高品位
        一是更加坚定办学自信。坚定办学自信的重要体现,就是坚定不移地实施和发展素质教育,坚持学校传统育人理念,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成长。本学年涌现了一大批素质全面、能力彰显的优秀学子:体育赛场捷报频传,校羽毛球队参加湖南省羽毛球锦标赛勇夺4金4银4铜,金牌数和奖牌数位居全省第一;校足球队夺得长沙市足球联赛亚军,金翔明同学作为湖南省唯一代表入选国家青少年校园足球冬令营;校田径队获湖南省体育田径传统校比赛团体总分第三名,青奥会跳高冠军陈龙同学保送至清华大学。艺术比赛成绩喜人,校民乐团参加北京国际民族器乐大赛共19人获金奖、22人获银奖,获长沙市艺术展演比赛一等奖;校合唱团获长沙市艺术展演比赛一等奖;学生参加“三独”比赛,2人获省一等奖,2人获省二等奖,30人获市一等奖,15人获市二等奖。学生创新能力突出,参加叶圣陶杯全国中学生新作文大赛决赛,共4人获一等奖,2人获二等奖,2人获三等奖;参加湖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竞赛摘得两金一铜;参加湖南省青少年航空航天模型教育竞赛全部获奖,其中三个项目获一等奖。学生社团影响力扩大,其中心理剧社选送的节目获长沙市第三届中小学校园心理剧大赛一等奖。学校青少年工作获得了团中央的高度肯定,校团委再次获评“全国五四红旗团委”。
        二是更大力度示范引领。教育集团发展迅速,学校辐射力、示范力持续增强。在已有集团校中,星城实验学校、高新实验中学、星沙实验学校开辟了新的校区。同时,学校明确了“跨江拓展”的新战略,开创了集团办学新格局,在天心区、开福区各合作举办了一所新学校,今年秋季即将顺利开学。目前,在河东芙蓉区、雨花区还有多所集团校即将签约。
        三是更加主动担当作为。学校积极担当社会责任,积极投身乡村教育振兴事业,继续加大对贫困地区、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的教育帮扶力度,与汝城县第一中学、湘西州民族中学签订了对口帮扶或友好合作协议。一年来,学校成功承办了名校与慈利县三官寺土家族乡中学“手拉手”国培项目和湖南省生涯规划骨干教师集中研修省培项目,组织送培送教50余人次,先后接受10余位兄弟学校管理干部来校跟岗学习,接受100多批、3000多名兄弟学校领导老师来校考察交流;袁春龙老师赴慈利县三官寺土家族乡中学支教一年,在当地掀起了心理教育热潮。学校圆满完成精准脱贫攻坚任务,帮助绥宁县两户农民如期顺利脱贫。学校被评为湖南师范大学“脱贫攻坚先进集体”,陈迪勋同志获评湖南师范大学“脱贫攻坚优秀个人”,且均被湖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湖南省扶贫开发办公室记功并授予奖牌。
        老师们、同志们!过去的一学年,是学校全面丰收、再创辉煌的一学年。成绩饱含着汗水,荣耀与艰辛同在。这一切,都要归功于全体教职员工辛勤而智慧的付出。在此,我代表学校向全体教职员工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二、“十四五”工作展望
        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站在“十四五”的起点,我想改一改往年工作展望局限于下一学年的做法,而将展望目光拉长至整个“十四五”时期。同时也想借此机会,向全校教职工进行一次学校“十四五”发展规划的宣讲和培训。
        “十四五”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也是学校全面构建高质量发展体系、决战决胜全面建成研究型中学的关键期。学校制定了《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十四五”改革与发展规划》,提出了“建设高质量、学术性、更幸福的研究型中学,实现从优质学校向卓越学校的跨越”的目标任务。为了进一步凝聚共识,统一步调,我想围绕“高质量、学术性、更幸福”三大目标作工作展望,重点谈谈未来五年我们究竟要干什么、要怎么干。
       (一)高质量:研究型中学的基本追求
        教育要发展,质量是关键。“高质量”是党和国家的殷切期望,是人民群众的迫切需要,也是附中人的不懈追求。自“十一五”以来,学校都将高质量列为首要的办学目标;高质量也是研究型高中的基本追求,建设研究型中学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建立高质量发展体系,实现学生成长高质量、教师发展高质量和学校办学高质量。
         第一,要实现学生成长高质量。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教育的高质量首先应是学生成长的高质量。未来五年,我们主要要在全面发展、素质教育和创新拔尖人才早期培养等方面,实现学生成长高质量。一是全面发展高质量。要构建完善具有附中特色的德育课程特别是课程思政体系,加强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及心理教育的有机深度融合,厚植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核心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二是素质教育高质量。要坚持素质教育不动摇,深化育人方式改革,坚决破除“唯分数”“唯升学”等顽瘴痼疾,全面落实“双减”和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等五项管理,不断优化学生成长生态,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三是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高质量。要创新学科奥赛培训机制和“强基计划”培训机制,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小学—初中—高中—大学衔接培养模式,促进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与常规教学有机融合。加快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搭建多样化科技创新体验平台。完善教练队伍和高层次人才的选拔、培养和激励机制,巩固学科奥赛全国领先地位,力争尽快实现信息学奥赛国际金牌零的突破。
         第二,要实现教师发展高质量。教师是学校最重要的资源和最核心的竞争力,教育的高质量离不开教师发展的高质量。未来五年,我们主要要在师德师风、专业发展、队伍建设等方面,实现教师发展高质量。一是师德师风建设高质量。“士有百行,以德为先。”狠抓师德师风,何时抓都不过时,怎么抓都不为过。要坚持教育引导、制度规范、监督约束、查处警示有机结合,形成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助力教师铸师魂、强师德、正师风、作师表。二是教师专业化发展高质量。要以之谟教师研修院为依托,采取“专家引领、同伴互助、个人研修”相结合方式,引领教职工走“修(师德修养)学(研修培训)教(教育教学)研(教研科研)一体化”专业化发展之路,促使他们成为教育理想的追求者、专业书刊的博览者、专家学者的同行者、教育热点的关注者、教育教学的反思者、草根研究的践行者,自觉做“四有好老师”“四个引路人”和富于情怀、勤于学习、长于实践、崇尚学术的研究型教师。三是教师队伍建设高质量。要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形成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用人机制,让敬业精业者胜出,让业绩突出者胜出;要加大青蓝工程、青年名师培养工程、名师领航工程以及教育家孵化工程的建设力度,加大人才特别是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力度,培养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
         第三,要实现学校办学高质量。国家吹响了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集结号,我校也踏上了创造第二个百年辉煌的新征途。未来五年,我们主要要在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示范引领等方面,实现学校办学高质量。一是教育教学高质量。要更新发展观、质量观、人才观,完善德育课程体系、人本课程体系和教育教学管理体系,扎实推进立德树人的校本实现、国家课程的校本实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校本表达、湖湘文化精神的校本传承和校训育人功能的校本发挥,全面落实“双减”和“五项管理”,切实提升教育教学水准、质量、层次和品位。二是改革发展高质量。“十四五”是研究型中学建设的冲刺期和收官期,必须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认清建设研究型中学的重要性、必要性和迫切性,层层传导压力,压紧压实责任,确保如期高质量完成各项目标任务,全面打造红色附中、质量附中、学术附中和幸福附中。三是示范引领高质量。学校不单要建好自家的后花园,而且要营造社会共享的百花园,要积极主动地为全省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化、高质量发展发挥示范引领作用。要坚持“理念共识、资源共享、责任共担、品牌共建”的合作办学方针,促进教育集团一体化发展,做到办一所、成一所,扶一所、强一所;要主动担当更多更大使命责任,积极投身乡村教育振兴战略,加大对边远、民族、农村地区薄弱学校的教育帮扶力度,为全省基础教育均衡而有质量发展作出新贡献。
       (二)学术性:研究型中学的基本特征
        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关键在科技,基础在教育,归根结底则是人才的竞争。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科技人才,不仅仅是大学的任务,普通高中特别是我们这样的示范性高中,必须以“成民族复兴之大器”为己任,以解答“钱学森之问”为使命,全力建设学术性研究型中学,全面营造研究地管理、研究地教学、研究地学习的校园新常态,致力于创新拔尖人才早期培养,为造就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作贡献立新功。
        第一,要研究地管理,提升管理的学术性。管理出效益,研究地管理则能减负降耗、提质增效,所以我们要转变管理观念,努力从事务思维走向学术思维。未来五年,必须高质量完成三项建设。一是管理体制机制建设。必须高质量完成学校管理制度的修订和增补工作,编印《研究型中学管理要务》,全面落实依法治校、民主治校和学术治校,努力实现研究型中学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二是研究型团队建设。必须制定研究型团体建设和研究型教师专业发展标准,开展研究型部门、研究型年级、研究型教研组、研究型备课组和研究型教师达标建设活动,引导、指导、督导管理团体和教师从按部就班走向求变创新,从忙于事务走向探求规律,从事务思维走向学术思维。三是学术阵地建设。必须完成湖南省“十三五”教育科学研究基地检查验收和“十四五”教育科学研究基地申报立项,必须管好学术委员会、课程委员会、教学指导委员会、专家咨询委员会等学术队伍,必须办好之谟教师研修院、之谟图书馆、新华书店惟一书屋和科技创新中心,必须编好学术期刊《探索》和学术宣传微周刊《研究》,必须做精道德讲堂、惟一大讲坛、学达讲坛、班主任沙龙等学术平台。
        第二,要研究地教学,提升教育教学的学术性。教学也是学术,教师必须有学术追求,必须通过教师的深度研究,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未来五年,必须加强三项研究。一是加强人本课程体系学习研究。要做到入脑入心、见行见效、走深走实,全面提高人本课程体系的觉解度、认同度和实施力,并在科学实施过程中,生成方案、课例、案例、资源等多样化的行动研究成果。二是加强学生研究。要因材施教,根据学生不同基础、个性、特点、志趣开展针对性教育教学,为每一位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要全面关心学生成长,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更要学生的思想品德、身心健康、日常行为等各个方面,努力成为学生成长的导师和人生路上的贵人。三是加强教育教学研究。要把教育教学当作系统的、专门的学问,积极开展理论探索和行动研究,运用学术思维研究新课程、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和新评价,努力摸索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新思路、新路径和新举措,全面抢占教育综合改革的制高点和主动权,并像北京、上海那样涌现出一批“五新”改革研究专家。
        第三,要研究地学习,提升学习的学术性。今年暑期网络研修有大量专家讲座谈到了深度学习,我相信大家对此有了一定的了解。深度学习有别于传统的接受式学习,要求师生围绕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主题开展自主合作探究,是典型的研究地学习或学术性学习。未来五年,必须下大力气改造我们的学习,主要是要实现三个强化。一是强化“三导四学”课堂教学范式的应用和优化。要在加强目标引领、问题导向、任务驱动的前提下,引导、指导、督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和体验学习,在研究地学习的过程中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思辨能力、探究习惯、科学素养。二是强化研究性学习课程的组织实施。要切实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小课题研究,催生丰富的小论文、小制作、小发明等学生研究成果,补齐学生研究性学习过程不实、成果不丰的短板。三是强化智慧化学习平台建设。要加强智慧学院建设和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构建可感受、可交互、沉浸式数字化校园,提升教育教学信息化水平,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多样化的、便捷灵活的智慧化学习平台,助力学生研究地学习。
      (三)更幸福:研究型中学的基本价值
        现代人本管理先驱欧文曾说:“人类一切努力的目的在于获得幸福。”学校始终坚持共享发展理念,诚心诚意为师生谋福祉,在“十二五”“十三五”规划“很幸福”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更幸福”的办学愿景。不断提升师生幸福感,让师生充分享受学校改革发展红利,成为研究型中学的基本价值取向和追求。
         幸福“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因此,未来五年,我们要以“更幸福”为目标,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幸福观,不断提升师生幸福感和幸福指数,潜心建设幸福附中。
         第一,树立正确的幸福观。正确的幸福观应该充分体现物质幸福与精神幸福的统一、个人幸福与社会幸福的统一、当前幸福与长远幸福的统一、创造幸福与享受幸福的统一等特征。树立正确的幸福观,才能坚守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初心,才能坚定为研究型中学建设贡献智慧与才干的决心,才能拥有真正意义上的幸福。要进一步抓实抓好党建工作,积极开展各种学习教育活动,努力提升全校教师尤其是党员教师的政治素养和思想修养;要持续开展文明创建活动,净化教育生态,全面提升全体师生的思想觉悟、道德水平、文明素养;要建立健全科学的考核评价机制,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奋斗幸福观,用先进的理念、勤勉的作风、优秀的业绩来获取职业价值与尊严。
         第二,增强师生幸福感。幸福感当然不会凭空而来。要规范办学行为,严守“双减”规定,切实减轻师生过重负担,提升师生满意度;要不断提升教职工福利待遇,多方筹措资金,落实社会保障政策,确保教职工福利待遇依法依规稳步提高;要完善教师职称评审和职级调整制度,畅通教师专业发展通道,增强教师专业成长的期待感和成就感。
        第三,提升幸福指数。幸福指数高不高,先得看学校美不美。要进一步美化和优化校园环境,科学规划校园景观,打造精致精美校园;要持续加大资金投入,努力改善办学条件,为师生创造更好的学习和工作环境。我们都是一家人,要更高水平建设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全面关心教职工工作、生活与身心健康,切实解决教职工反映强烈的急难愁盼问题;要坚持民主治校,充分发挥教代会职能,切实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我们还要广泛联络校友,凝聚校友力量,建立学校、社区联动机制,整合社会资源,共同建设温馨家园。
        为了不断增强教职工的幸福感,学校决定持续坚持每年为教职工办成十件实事。在此,我宣布新学年学校为民要办的十件实事:
        1.在政策范围内提升教职工住房公积金缴存基数。
         2.为教职工配置实现坐、躺一体化的多功能办公椅。
         3.更换惟一楼教室、办公室的门。
         4.恢复教职工午餐自助制,进一步改善教职工伙食。
         5.引进丰巢项目,方便教职工收取快递。
         6.提升教职工体检标准,重点增加防癌筛查项目。
         7.推广教职工工间操,做到师生同做课间操。
         8.创办新华书店湖南师大附中惟一书屋。
        9.强化会议时间管理,按时开会准时散会。
       10.启动青年教师关爱工程。
    
        三、新学年工作要点
        新学年必须为“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为未来五年学校改革发展铺好路、奠好基。
        新学年工作指导思想: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主题,以党建为引领,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坚持依法治校、民主治校和学术治校,全面推进研究型中学建设,全力打造红色附中、质量附中、学术附中和幸福附中,同时积极发挥示范引领辐射作用,为推进全省基础教育均衡而有质量发展作出新贡献。
        结合当前教育形势和学校发展现状、愿景目标,我主要强调五个方面的重要工作。
      (一)狠抓“双减”政策落实,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当前,贯彻落实中央“双减”文件精神正成为一个社会热点,各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也出台了一系列落实“双减”政策的制度文件。“双减”政策的实施对象是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我们的初中部要严格执行,高中部也不能置身事外(上海等地就明文规定高中学校必须参照执行)。新的学年,我们要狠抓“双减”政策的贯彻落实,切实减轻学生学业负担。一是要全面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向课堂四十分钟要质量,做到应教尽教,让学校在校内学会、学好、学够,让学生的学习更好回归校园、回归课堂、回归基础,从源头上减少校外和课后加餐、加码的冲动。二是抓实五项管理,尤其要加强作业管理和研究,作业布置更加科学合理。建立作业统筹协调机制,严控作业总量和难度,鼓励布置分层作业、弹性作业、个性化作业,注重设计探究性作业、实践性作业,积极探索跨学科作业、综合性作业,坚决克服机械、无效作业,杜绝重复性、惩罚性作业,为学生开展体育锻炼、劳动实践、审美润心等活动腾出时间和空间,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三是强化课后服务,坚决贯彻《长沙市中小学课后服务工作实施办法》文件精神,科学制定学校课后服务工作实施办法,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可供自由选择的课后服务课程,突出作业辅导、答疑解惑和个性发展,努力提升课后服务的层次和质量。四是加大宣传教育和违规查处力度,积极教育和引导教师与家长切实转变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质量观、人才观,掌握科学的育人和育子方法。要加大对违规办班、高价补课、校外兼职等行为的查处力度,切断课外补课的经济链条。“双减”是国家强力推行的现行政策,可以说是教育观念的大转变、教育本质的大回归、教育生态的大重建、教育乱象的大纠偏,希望同志们讲政治、顾大局、守规矩、善作为,不讲条件、不打折扣地高质量落实各项政策要求,全面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二)狠抓师德师风建设,净化校园教育生态环境
        最近有几起教师师德失范事件持续在社会上热议,在网络上发酵,除当事教师本人要承担相应责任之外,其所在学校乃至整个教育界也遇到冲击、蒙受损失。“见不善,愀然必自省也。”附中的师德师风建设情况怎样?附中人的师德师风表现如何?我们必须有自知之明。我认为,我们的师德师风总体是好的,但不容否认,也有个别教师的表现与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与附中教师应有素养存在差距。学校确定新学年为“师德师风建设年”,扎实开展师德师风宣传教育和专项整治,全面净化校园教育生态环境。一是加强学校师德师风建设组织领导,坚持权责对等、分级落实、层层落实、失责必问、问责必严原则,强化制度建设、监察督查、学习教育和舆论宣传,做到师德师风建设步骤化展开、节点式推进、清单式管理。二是紧盯不服从工作安排、随意换课旷课、有偿家教家养、违规补课、校外培训机构兼职取酬、推销教辅资料、接受家长宴请、收受家长礼金礼品、体罚与变相体罚、侵害学生、学术不端等问题开展常态化整治,建立师德失范曝光平台和师德违规通报制度,加大监督与查处力度,对师德师风问题“零容忍”,实行师德师风一票否决制。三是创新师德师风宣传教育方式,实行师德师风承诺制度和档案管理,健全师德师风表彰奖励机制,开展师德师风楷模标兵选树推介活动,举办师德师风故事会、报告会、演讲赛等宣教活动,推动师德师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四是开展师德师风建设专题研修、专业培训和专项课题研究,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研学与践行相统一。同志们,今天的开学工作报告,我已多次强调师德师风建设,委实是兹事体大!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职业特性决定了教师必须是道德高尚的人,必须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必须率先垂范、以身作则,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影响和带动学生,引导和帮助学生把握好人生方向,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希望同志们对标高线、守住底线、不碰红线,筑牢师德师风防护墙,成为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好老师!
      (三)狠抓学校课程建设,推动人本课程落地实施
        课程是核心竞争力,一所好的学校一定要有先进的、成熟的、具有校本特色的课程体系。前面我已介绍,目前学校人本课程体系已经基本构建完善,《人民教育》已经发文全面推介。课程的结构影响和决定着学生的素质结构,课程的水平尤其是实施水平影响甚至决定着学生的素质水平。因此,形成文字方案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最紧要的是落地实施。一是要加大学习培训力度,面向全校教职工抓好人本课程体系的学习培训,做到入脑入心、见行见效;还要通过多种方式向社会宣传推介,在更大范围内贡献附中课程建设智慧和经验。二是要加大校本拓展课程、卓越课程开发、实施力度,按照“一切有目的、有组织的教育活动都是课程”大课程观和“学校顶层设计、专家论证完善、学科开发充实、教师组织实施”的开发实施策略,分类整合现有课程,科学开发新的课程,规范实施成熟课程,及时组织课程评价,全力打造精品课程。三是要加大内部督导力度,学校将在教育督导室和课程委员会的统一部署下,就人本课程的开发质量与实施水平对各相关部门、各学科教研组、各年级组展开专项督导,督促各项举措精准落实,确保人本课程执行不跑偏、不走样。人本课程体系的出台来之不易,“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值得同志们倍加珍惜。希望同志们学深悟透并落地落细,齐心协力推进学校课程改革不断深入,实现课程选择多样化、课程资源丰富化、课程实施高效化、课程评价多元化,全面满足学生整体化、差异化、个别化、自主化发展需求。
       (四)狠抓课堂教学研究,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水平
        常言道“课比天大”,课堂是教书育人主阵地,值得敬畏和珍重。有位特级教师说,对教师而言,最重要的是四个字“把课上好”。没有课堂的高质量,哪来教学的高质量?经过上学年严抓实管,我们的课堂教学有了明显改善,这充分说明:只要敢抓真管,就没有落实不了的常规,解决不了的难题。新的学年要进一步聚焦课堂教学,一手抓常规督导,一手抓教学研究,全面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水平。当务之急是要大兴课堂教学研究之风,通过教师深度研究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礼记•学记》有云:“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我们学了也教了,似乎并没有“知不足”“知困”,这是为什么?如果“知不足”“知困”了,我们“自反”“自强”了没有?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顾泠沅教授曾说:“教师要做明白人,研究是使人明白的重要途径。教师只有研究自己的或他人的课,研究自己正在使用的或他人使用的教材,研究自己的或他人的学生,才能不罔不殆做个明白人。”因此,我们要加强课堂教学研究,向研究要质量要效率。要研究课程,提升课程执行力与实施力;要研究课标教材和教法,成为真正的教学行家;要研究五育并举,努力改革教书育人方式;要研究学生,全面关心、深入了解每一个学生,主动走进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内心世界,既要做学生的良师,又要做学生的益友。著名科学家钱伟长曾说:“你不上课,就不是老师;你不搞科研,就不是好老师”。浙江大学孙元涛教授甚至说:“一个没有研究的教师就像一个技术很差的医生,工作越勤快对人的伤害就越大。”教育研究可以减负、降耗、止损、增效,可以促进学生深度学习,可以帮助学生形成“高阶思维”,显然是有效开展教育教学、全面提升教育质量的必由之路。有道是“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离开研究的教育教学,往往高耗低效;脱离实际的教育科研,则无异于闭门造车。希望同志们在课堂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反思,不断研究探索,由稚嫩走向成熟,由表面走向深入,由零碎走向系统,由个别走向一般,从而由“有经验”走向“有研究”,从“经验型”转向“专家型”,真正像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那样“走到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
        (五)狠抓教师队伍建设,助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
          学校强不强,关键看师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复兴始于教师”,将教师的作用提升到了更高更重要的地位。最近几年,随着一批名老教师陆续退休,学校在队伍梯队建设上陷入了青黄不接的窘境,多个学科出现了明显的断层,且不说缺乏在省内具有一定学术地位和影响力的领军人才,就连能独当一面的骨干教师也并不多见。学校将持续加大了骨干教师的引进力度,但外部输血固然重要,内部造血更为关键,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已经到了迫在眉睫的地步。一是努力探寻青年教师成长规律,务必拿出助力青年教师成长的具有附中特色的实施方案,科学制定培养计划,明确培养目标任务。二是为每位青年教师建立专业成长档案,配备好教育教学师傅,量身制定培养时间表,画好成长路线图。三是抓好阵地建设,充分发挥教师研修院、青年名师培养工程、青蓝工程、惟一大讲坛、学达讲坛在青年教师业务培训上的积极作用,为青年教师搭建好专业成长平台,学校决定新学年启动第三届青年名师培养工程。青年教师是学校事业发展的未来,希望广大青年教师切实增强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舍我其谁的使命感,在积极投身研究型中学的建设事业中实现个人专业的快速成长。
        老师们、同志们!奋楫扬帆蓄势起,乘风破浪正当时。2021年开启的新的五年,注定不会平凡,国家做出了重大部署,教育发生了重要变革,学校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让我们把握好这宝贵的历史契机,以学校“十四五”规划为基本遵循,把事业放在心上、把责任扛在肩上,攻坚克难、奋发有为,朝着“建设高质量、学术性、更幸福的研究型中学”的既定目标奋力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