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三湘都市报】湖南师大附中16岁“竞霸”少年获国际生物奥赛“世界第一”
湖南师大附中学生彭凌峰,在近日举行的第30届国际中学生生物奥林匹克竞赛(IBO)中,以世界第一(总分、理论、实验均为第一)的好成绩夺得金牌
三湘都市报7月24日讯 他是冠军,在近日举行的第30届国际中学生生物奥林匹克竞赛(IBO)中,他以世界第一(总分、理论、实验均为第一)的好成绩夺得金牌,为母校湖南师大附中再添一块重量级国际金牌;他是“学神”,即便参加奥赛训练会耽误很多时间,但他的各项学科成绩仍稳居年级前列;他是“灯塔”,无论多忙他都会耐心细致为同学做各种解答。他是湖南师大附中彭凌峰,昨日,这个载誉归来的16岁少年和记者分享了他的冠军故事。
【比赛】有惊无险,拿下三个世界第一
看起来以总分、理论、实验均为世界第一的绝对优势取得奥赛金牌的彭凌峰很“学霸”,但比赛现场却没那么一帆风顺。“今年的比赛可以说是史上最难,因为涉及宗教等问题,一般都不会考脊椎动物的解剖,但这次却让我们解剖鸡脖子和鸡翅。”彭凌峰向记者介绍,参赛选手需要通过肌肉分离,观察神经和肌肉的结构,表述其附着骨骼的位置。虽然之前也解剖过许多小动物,但大多都是研究其内部器官,解剖鸡脖子和鸡翅还是第一次。没有接触过这类实验的他还是凭借扎实的理论知识和实验功底完成了这道题。
在另一个项目上,彭凌峰也出现了一小状况。选手需要配一个葡萄糖溶液测血糖值,测五六个血糖值,还要测不同温度下对血糖值的影响。但彭凌峰的血糖仪不是坏了没反应就是读不出数据,换了三台仪器的他只剩下最后五六根试纸,差点完不成实验。彭凌峰迅速调整心态,根据一些小技巧,一步步把必要的数据测完,坚持把实验做完。“没想到最后这是我成绩最好的一场实验。”
【兴趣】痴迷生物,兴趣引领永攀高峰
很多人想以竞赛作为考入理想大学的敲门砖,进入国家队获得保送资格后,很可能有所放松,甚至会懈怠,但彭凌峰凭借对生物学由衷地热爱一直坚持爬到了最高峰。
很小的时候,彭凌峰就被当护士的妈妈带进中药房,去观察各种虫子、植物。他经常看《十万个为什么》解答自己在生物方面遇到的困惑,古生物到底是什么样的,开始钻研生活中与生物相关的问题。“生物是一门神奇的学科,一粒小小的种子能够慢慢长成一株大植物,而且每个植物差异都很大,结构都不一样,摸透了其中的原理,你就会发现生物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奇妙。”
对他而言,生物就是生活,一草一木皆有情,一虫一鸟皆朋友。竞赛培训室外摆着许多他种的花草,每当学习疲倦时,那些花花草草也能成为彭凌峰良好的安慰剂。有时候,他也会抓些漂亮的小昆虫,放在自己的标本瓶里,两年下来,也有好几瓶昆虫了。还有一段时间,他把热带鱼也搬进了实验室。“不止植物,他对自然界的生命们都充满兴趣。晚自习下课和我们聊大聊鲸的种类,学习之余为我们科普脑细胞的增殖,考试后和我们大怼CCR5基因编辑。”同班同学文倬铖认为,在彭凌峰的带领下,组里的同学们都成了生物爱好者。
进入国家集训队后,清华北大都向彭凌峰抛来橄榄枝,他可以选择各种专业和实验班级。但他坚定地选择了清华大学生科院学堂班,决心在生物领域奋力前行。
【个性】“灯塔式”大哥哥照亮他人
彭凌峰自控能力强,手机对于他来说是工具而不是玩具,他会在课余时间用手机来了解基因编辑、克隆猴、癌症免疫治疗等新兴事物,在国家队面试时能阐述自己独到的见解;虽然进入了竞赛班,但他并没有放弃自己的爱好,合理安排学习和班级活动的时间,体育节、艺术节、社团节上都可以看见他的身影;热爱运动也是竞赛生优良传统之一,他会带领班级同学慢慢养成跑步的习惯。
很多参加竞赛的学生会把所有精力放在竞赛上,舍弃别的科目,但彭凌峰不一样,在课堂上,他一定是听课最认真最专注的学生之一。他能紧跟老师的思维思考问题,并经常在课后与老师积极讨论交流。随身携带小本子是彭凌峰的习惯,当讨论到一些重点时,他一定会迅速地记下来。“他一直坚持课外阅读和写作,经常找我面批作文、交流阅读体会。”语文老师谢兰萍介绍。这种爱思考爱阅读爱写作的习惯,很好地拓宽了他的精神视野,开掘了他的思维深度。
年纪虽小,彭凌峰却被同学们称为“灯塔”式的大哥哥,永远像个小太阳散发着光和热,他不仅自己追求卓越,还照亮和温暖着他人,指引着其他同学前进。“印象最深的,是有次他牺牲晚自习时间,辅导我的动物行为学,不仅解决了书上的疑问,我还从他那里得到更好的学习方法。”文倬铖说。不论是在他的休息时间,还是他忙于备考时,只要有同学找他,他都会停下手中的事,耐心地给同学解决问题。
昨日,在拍照时,身高1.82米的彭凌峰也彰显了他的“暖男”气质----跟比他矮的老师、同学合影时,总会微微蹲下身子,使画面看起来更美。
【教育】充分尊重孩子的决定
彭凌峰的妈妈回忆,孩子小时候好奇心特别强,经常捣鼓各种东西,这让妈妈十分抓狂。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彭妈妈采取了“放养式”教育。“我和他爸爸都比较忙,陪伴的时间比较少,但还是会尽量尊重孩子的决定。”
进入高中后,彭凌峰对自己的未来也有了目标和规划,把对生物学的热爱转化成了学习生物竞赛的持久动力,主动申请加入生物竞赛小组当中。“他具有很强的逻辑思维和理解能力而且高度自律,学习效率高,进度明显快于其他同学。”生物竞赛总教练朱昌明给他制订了独特的学习计划,短短 8 个月学完 10 多本大学教材,不到一年就学完了所有的竞赛内容。与此同时,他的综合学习也毫不懈怠,高一历次考试总成绩位列年级第二。
进入生物竞赛省队的彭凌峰,因为要参加培训必须停掉综合课程,这曾遭到过父母的反对。彭妈妈说,当时孩子的综合成绩也非常突出,自己只希望他过好高中生活,扎扎实实学好基础知识,“毕竟竞赛是一条很辛苦的路,也许还会限制他的职业发展。”但彭凌峰很有自己的主见和想法,他耐心地向父母分析自己的情况,“我希望用高二一年的时间来追求我的梦想,冲一冲竞赛,不管结果如何,都不会后悔,实在不行,高三再回来继续综合学习。”彭凌峰的想法得到了父母的支持。而今,尽管已经不用高考,但彭凌峰决定和同学们一同进入高三生活,“我要把之前落下的一些学科知识都补上。”
【链接】师大附中“攀登碑”打算要换更大的了
按照湖南师大附中的惯例,获得国际奥赛金牌和亚洲金牌的学生名字都要刻在校园标志性建筑“攀登碑”上,可是7月15日该校陈俊豪同学才拿了国际物理竞赛金牌,今天彭凌峰又拿了一块国际生物金牌,这座“攀登碑”马上就会因为名字太多刻不下了,校领导打算要换一个更大的雕像。
截止到目前,该校学生参加中学生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地理学科奥林匹克竞赛共夺得金牌32枚、银牌10枚,国际金牌和奖牌总数稳居全国第一,享有“金牌摇篮”美誉。该校校长谢永红表示,竞赛的金牌、高考的成绩,是师大附中闪亮的名片,但远远不是师大附中教育的全部,立德树人才是新时代附中人永恒的教育追求。“金牌摇篮”正是得益于学校坚持素质教育、注重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先进理念,拥有着共同目标、共同追求的优秀团队力量,完善的培养机制和浓厚的学习氛围。
记者 黄京 实习生 杨嘉仪 黄禧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