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_image

【附中追梦人】我校校友、湖南师范大学刘少军教授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2019年11月22日 16:00


图片
图片


     11月22日,2019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结果揭晓,我校校友、湖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水产养殖专业的刘少军教授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其父刘筠教授是已故著名鱼类繁殖和育种专家,于199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父子两代30多年接力科研,“院士父子”传为科研界佳话。

“院士父子”和鱼打了一辈子交道


   湖南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优秀教师,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湖南省优秀中青年专家,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享受者……若不是翻开刘少军的履历,旁人很难想象朴实如他取得了如此多的成就。



    其实,刘少军的这些成就都和鱼有关。他的父亲刘筠与鱼打了一辈子交道,为解决我国四大家鱼的人工繁殖问题作出了重要贡献。值得一提的是,刘少军的母亲胡运瑾教授(张家界永定区人)一心支持丈夫从事鱼类研究,刘少军哥哥姐姐的名字都有“鱼”字,可见全家对鱼类研究用情之深。

据此前的新闻报道显示,刘少军早在幼年便已习惯跟随父亲去养鱼基地调查研究,养鱼基地多在山野之间,调研条件很艰苦,父亲在水田里搞科研,他累了,就直接睡在草棚的草垛上。也就是在那段年少岁月,父亲的言传身教,让他早早地体会到了科研的艰苦和坚持的可贵。


接过接力棒,他不仅仅是“科研渔夫”


      从父亲手上接过接力棒后,刘少军潜心钻研,对鱼比对自己的孩子更细心,陪伴鱼比陪伴亲人时间更多。在每年的3到6月份鱼类产卵季节,他一定会待在实验基地干活。
早出晚归,寒来暑往,刘少军和他的团队一次次从成百上千条杂交鱼里收集珍贵的精液、卵子,小心翼翼地放进培养皿里守候,只为培育出一条好鱼,一个新鱼品种。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刘少军着手对鱼类远缘杂交和染色体倍性操作开展系统研究。几十年坚持下来,他提出了鱼类远缘杂交可形成两性可育品系的新观点,建立了系统的鱼类远缘杂交理论和技术体系。其研究成果为培育新型优良鱼类提供了新途径,也为证明鱼类可沿着这些可育品系的形成途径进行演化提供了重要证据。


    

     刘少军主持研制出源于远缘杂交的同源四倍体鱼、改良异源四倍体鱼、同源二倍体鱼品系和异源二倍体鱼品系等可育品系,并用之结合染色体倍性操作技术研制了在生产上有重要应用价值的优良三倍体鱼和二倍体鱼。其中,湘云鲫2号、鳊鲴杂交鱼和杂交翘嘴鲂3个新品种获得农业部水产新品种证书,他用倍间交配方法大规模研制的具有不育、体型美观、肉质鲜嫩、抗逆性强、生长速度快、小刺少等优点的优良三倍体鱼在全国推广养殖,产生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刘少军是湖南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他不仅仅是一个“科研渔夫”,更重要的使命是教书育人,这才是他的老本行。

    近30年来,他一直坚持在教学一线,承担了多项专业课程教学任务,培养了24名博士生、53名硕士生、3名博士后和一大批优秀本科生,他积极为研究生提供出国学习机会,先后送多名研究生到美国、法国等国家学习深造。


图片


刘少军,1962年生,男,湖南师大附中初69班、高77班毕业,博士,湖南师范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湖南省“芙蓉学者”特聘教授,农业部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湖南省水产学会理事长,中国水产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海洋湖沼学会理事,中国水产学会生物技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湖南省水产品种审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998-1999年由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到法国从事一年的鱼类分子生物学工作。现任省部共建淡水鱼类发育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发育生物学”国家重点学科及“生物学”湖南省重点学科带头人,教育部“多倍体鱼繁殖及育种”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农业部鲤鲫遗传育种中心主任,湖南鱼类遗传育种中心主任,湖南省“生物发育工程及新产品研发协同创新中心”主任,湖南省生物研究所所长兼湖南师大生科院副院长。

Nov. 21

2019

+







       刘少军教授长期从事鱼类远缘杂交研究,攻克了种间生殖隔离难关,主持研制出源于远缘杂交的同源四倍体鱼品系、改良异源四倍体鱼品系、同源二倍体鱼品系和异源二倍体鱼品系等可育品系,修正了种间杂交难以形成可育品系的观点;用这些可育品系研制出优良三倍体和二倍体鱼;形成了系统的鱼类远缘杂交技术体系和基础理论体系;推动了我国鱼类遗传育种技术的自主创新研究。主持研制的湘云鲫2号、杂交翘嘴鲂、鳊鲴杂交鱼、合方鲫四个优良品种获批国家级水产新品种,并推广到大湖水殖股份有限公司(上市公司)等企业,产生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撰写了《鱼类远缘杂交》专著,形成了系统的鱼类远缘杂交理论和技术体系;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PNAS等期刊上发表SCI论文100篇;以第一完成人获得国家发明专利24项和4项国家级水产新品种;主持了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重点项目(4项)、国家“973”计划课题等30多项国家及省部级课题;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湖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和湖南省技术发明一等奖等;领衔“淡水鱼类发育生物学团队”获“全国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称号;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湖南省光召科技奖”“湖南省科技领军人才”“湖南省‘芙蓉学者计划’成就奖”“全国创新争先奖状”“湖南省优秀科技工作者”等荣誉称号。2019年被评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来 源:校友会   
资料整理:焦 畅  编 辑:苏晓玲 
审 核:陈迪勋

图片



【附中追梦人】健帆生物董事长董凡荣获“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

【附中追梦人】雷达与电子技术专家张履谦院士

【附中追梦人】中国移动通信领域的奠基人李进良

【附中追梦人】 杰出校友杨佳获“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

【附中榜样】担当作为优秀干部彭荣宏:推广优质教育的“拓荒牛”

【附中榜样】育天下英才,成民族复兴之大器 ——记“全国模范教师”蔡任湘

【附中榜样】享受湖南省政府特殊津贴的数学大咖——李昌平老师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附中追梦人 · 目录
上一篇【附中追梦人】从湘西小山村走进主持人大赛,白影为梦一战下一篇【附中追梦人】 杰出校友杨佳获“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