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_image

博雅塔下学思 未名湖边悟行——湖南师大附中北京大学研修班

全国文明校园 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2023年08月01日 06:58
图片
图片
图片







7月24日~29日,由湖南省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主办、湖南师大附中承办、北京大学协办的“省培计划(2023)”——普通高中教育研究基地教科研骨干集中研修(S201)在北京大学顺利举行。我校校长谢永红、党委书记黄月初率领湖南省“十四五”教育科学普通高中教育研究基地领导小组成员和来自郴州、湘潭、衡阳、娄底、益阳、常德、张家界、湘西自治州等地市基地共建单位代表共70人参加此次研修。








开班仪式





图片


7月25日,开班仪式举行,湖南师大附中校长谢永红、党委书记黄月初,北京大学项目部主任吴妍妍、班主任刘莹莉等在主席台就座。


图片


黄月初作动员讲话。他指出,我们为圆梦而来,为寻找新的增长点而来,为联谊而来,为生长而来。他寄语研修老师倍加珍惜、深度思考、修炼专注、塑造形象。


图片


北京大学项目部主任吴妍妍老师介绍研修背景与北京大学。


   从25日上午开始,系列研修活动围绕“教育科研素养提升”这条主线有序展开,专题讲座、现场教学、分享交流、主题研讨等培训课程渐次推出。短短5天时间,开展了6堂专题讲座、3场现场教学观摩和7次小组交流研讨,培训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学员乐在其中,收获满满。





系列讲座





图片


《怎样说:学生更爱听》

授课教师:吕帆

北京大学党委宣传部办公室主任


图片


《校园安全保障与学生校园伤害事件中的法律问题》

授课教师:薛军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


图片


《国际视野下的中国教育改革》

授课教师:施晓光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授


图片


《落实核心素质,深化课程改革》

授课教师:汪志广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图片


《新高考综合改革背景下的教学与教研》

授课教师:崔琰

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研究员


图片


《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改革》

程翔

授课教师:北京一零一中学副校长、特级教师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现场教学






北大风物与人文精神——参观北大校园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光辉伟业,红色序章——北大红楼与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缅怀先烈、追忆历史——走进香山革命纪念馆


图片

图片












结业仪式






图片

校长谢永红、党委书记黄月初为学员们颁发结业证书。


图片


本次研修班班长、副校长苏建祥作培训总结。他对北大继续教育学院的精心组织和各基地协同校老师的积极参与表达诚挚地感谢,充分肯定了所有学员在培训期间的学习态度和效果。他提出,为有效推动实现“构建湖南省普通高中教育高质量发展体系”目标,本次培训班结束后,基地校和协同校要进一步加强组织、突出重难点、加强协同,通过“考改引导教改,课改支撑教改“双向奔赴,凝心聚力,为核心素养导向的育人蓝图转化落地提供实践样板,促进自身并引领全省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本次活动,是继去年浙江大学集中研修之后,湖南省“十四五”教育科学普通高中教育研究基地核心团队再一次集中研修。从规划规章入手、从平台搭建入手、从团队组建入手、从骨干培训入手,成为我校全面开展普通高中教育研究基地建设的鲜明特色。








感悟节选








江腾

做一个真实的老师,需要拥抱真实的教育。每一场关于教育教学的讲座,专家学者们几乎都会将视域定于“课程改革”“核心素养”,但与往常的“理念”痴狂专家不同,北大的授课老师在授课之时,多了很多“接地气”的思考。为何提出“核心素养”?“核心素养”提法正确吗?“大单元”“大概念”“大任务”何所谓“大”?课程改革成功了吗......专家们的思考,深深击中了一线教师的心。在变化莫测的时代,我们总是受困于表面的变化,企图通过变化来应对变化,于是涌现了一批大师,教育理念层出不穷,各种声音不绝于耳,但谁都不肯慢下来,走进真正的课堂,倾听真实的。





宋绪贵

一是不要把人当工具培养。在授人以渔的同时,更注重人生理念的传输,为我们教育事业略尽绵薄之力,为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尽到自己的责任。二是要依法办学、依法执教、依法治校。通过教授的课我们掌握了基本的应对方法与技巧,更能提高我们依法治校的能力和水平。三是要转变育人理念,创新教学模式,改革评价制度,落实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目标。大力培养教育家型的领军人才,积极探索未来学校的建设。四是加强教研。建立与新高考相适应的教研制度。四是加强教研。建立与新高考相适应的教研制度。





邓子峻


但我想我们依然可以在新时代中寻找到个人实现普世价值的途径。不一定要走仕途,还有许许多多其他的选择。开发新的技术、创作脍炙人口的文艺作品,实实在在钻研学问,这些可能都看不出强烈的政治意识,但爱国所指向的最终意义--中国社会更好的发展是一定可以达到的。尤其是教育工作者更要有勇气为我们今日的青年塑造新的价值理念,让他们在纷繁复杂的世界局势中敢于开拓一个新世纪的觉醒年代!这是我今日参观红楼最深刻的感受,我想,这也正是北大红楼最大的魅力!




陈克勤


精心精致的培训设计与学员安排,精准精彩的学术讲座与实地研修,更让我感到如及时雨,如久旱甘霖,如催生新生命的阳光雨露。得益于整个培训活动的策划者和组织人,我们能圆了“北大学子”之梦,感受燕园的现代教育气息与巨大教育“场强”;我们能在课堂里对话教师专业成长规划、新课程改革方案和新高考评价办法等方面的规则制定者和思想引领者;我们能现场感悟五四运动的发源与五四运动精神,真实理解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必然和使命初心。




陈鹤龄


教研是教师发展的必经之路,学习是教师成长的必备能力。此次研修,我们为寻找新的增长点而来,无处不在的教育活动如一颗颗石子投入心海,泛起阵阵涟漪,激发无穷思考。研修结束了,但我们深知研修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我们将永远走在学习的大道上,为自我成长,为教育发展





叶越冬


“常向湖光会意思,偶从塔影悟精神",我们在吕帆教授"语言抱力"中思考如何用语言去影响和改变人,让世界变得更美好:在薛军教授"不能以个案得出普遍性结论,避免个案带来行业负面影响"中思考如何处理学生校园伤害事件的法律问题:在施晓光教授"人家已经变赛道,我们还在原赛道一拼金奔跑”中思考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专业发展的应对策略;在汪志广教授变化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看不到变化中思考学校如何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让五育并举真正得以实现:在崔琰教授"知识,能力没有立场,但如何使用,用于什么就有了立场"中思考学校如何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在程翔校长"舍得把时间留给学生”中思考预设讲授向预设生成转变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问题。





张凌

认知学(研究思维的科学)的研究揭示了一条亘古不变的教学原则:学习者在掌握学科知识之前,必须先有“学以致用”的企图。自有历史记载以来,在恰当时机提出恰当问题的学习能力就一直备受推崇。从孔子到苏格拉底,从柏拉图再到约翰杜威、杰罗姆布鲁诺、西摩帕波特等等,以及其他一些著名哲学家、教育理论家和思想领袖,无不将提问和质疑放在学习和理解能力的核心位置。如果在本次学习之前收集一些教育集团存在的问题和大家的困惑,再请京派专家庖丁解牛,入木三分,回校后形成举措,行文推进,学习效果必定更加精进。






来 源:北京大学研修班

编 辑:文 婷

一 审:吴 卿

二 审:刘进球

三 审:苏建祥

终 审:陈迪勋


图片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