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晚报】当诗仙遇见量子:杨雨阳军亮跨界解读文理共生密码

发布:管理员 来源:未知 日期:2025-04-17 人气: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4月15日讯(全媒体记者 任波 通讯员 唐曼)4月15日下午,由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与长沙市新华书店联合主办的“名家领读”第二期活动在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学生活动中心举行。该活动以“人人皆怀‘诗心’ 事事总堪‘物语’”为主题,在千余名湖南师大附中学生的头脑中掀起了一场思维风暴。中南大学杨雨、阳军亮两位教授以《物语诗心:从诗词到物理的思维旅行》为媒,带领千名师生穿越诗词韵律与物理公式的结界——从唐宋诗人笔下的相对论,到钱学森“艺术滋养科学”的跨界启示,一场关于“诗心与物语”的对话,为人工智能时代的全人教育标注新坐标。

会场上,杨雨教授被学生追捧。 均为长沙晚报通讯员沙路摄

       会场上,杨雨教授被学生追捧。 均为长沙晚报通讯员沙路摄
       李白御剑飞行急刹车,李白甩向哪个方向?
       本次“名家领读”第二期活动首先就是从穿越诗词韵律与物理公式的结界开始,活动一开始,主办方就向湖师大附中的学生提出“五连问”。问题一: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若李白御剑飞行时急刹车,他会被甩向哪个方向?A.白帝城方向 B.江陵方向 C.原地升仙。问题二:《诗经》说“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白露是怎么变成霜的?其中蕴含怎样的物理道理?主办方一直问到问题五: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我们从地球上看到的永远是月球的同一面吗?还是随着月球自转,我们能360度看到月球的全?
        湖南师大附中的学生纷纷举手,一一破解了以上问题。千年文理鸿沟在师生问答期间悄然消融。
        虽然有了物理上的回答,杨雨在现场仍然拆解了“射人先射马”的文化解读。诗词从物理和文学上的分别解读,让台上台下师生顿觉“长见识”。

世界读书日前夕,“名家领读”第二期活动在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举行。
       世界读书日前夕,“名家领读”第二期活动在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举行。
       AI时代的“通才生存法则”:人文是罗盘,科学是帆
       面对当下全世界“文科遇冷”焦虑,杨雨掷出金句:“ChatGPT写诗越完美,人类共情力越珍贵”;阳军亮亮出数据:诺贝尔奖得主67%有艺术特长。两位教授以达·芬奇手稿为例,论证跨界思维才是破解“卡脖子”难题的终极算法。杨雨在活动现场竟背出奥地利物理学家玻尔兹曼的诗意金句:“物理学家并不会因为懂得了美的彩虹是因为光的散射定律,而失去了对蔚蓝色天空和紫红色落日的感动。”

学生积极上台提问。

       学生积极上台提问。
       给Z世代的跨界书单:从《我所认识的唐朝诗人》到《时间简史》
       在对谈中,杨雨谈到她因为参与了《物语诗心:从诗词到物理的思维旅行》一书的写作,而几乎成了“物理老师”,中南大学组建了物理和诗词大群,在写作此书阶段,每晚11时,群里均人声鼎沸。
       活动将近尾声,两位教授为高中生推荐书单。杨雨首先推荐阳军亮、杨雨、孙克辉合著的《物语诗心:从诗词到物理的思维旅行》一书,称这是一本从8岁到80岁的读者均会喜欢的读物,尤其适合18岁的青少年阅读。其次杨雨向会场上的高中学生推荐了陈尚君的《我所认识的唐朝诗人》一书,引导学生在诗词中感悟人生。阳军亮则推荐经典的《时间简史》一书。两位教授的推荐激发了孩子们对科学探索的热情。
       本次“名家领读”活动以创新形式打破学科壁垒,为青少年呈上了一桌满满的思想盛宴。

两位教授现场回答提问。

       两位教授现场回答提问。
       原文链接:https://www.icswb.com/h/153/20250415/9217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