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教育新闻网】17岁少年“逆袭”斩获金牌 湖南师大附中国际物理竞赛再添一金

发布:管理员 来源:未知 日期:2019-07-18 人气:

陈俊豪载誉归来,与父母在机场合影。

 本网讯 (记者 谭理 唐炜逸 通讯员 屈雪辉 苏晓玲)“甚至没有惊喜,总是你们!”在为中国队选手颁奖后,IPHO国际委员会主席微笑感慨,而在一旁自信站立的,是五位胸佩金牌的中国少年,来自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陈俊豪同学正是其中一位,“那一刻,我内心倍感自豪。”

 上述一幕发生在7月15日,以色列特拉维夫,第50届国际中学生物理奥林匹克竞赛颁奖仪式现场。经过理论考试、实验考试两道关卡的较量后,中国代表队5名选手从78个国家和地区的360多名选手中脱颖而出,全部夺金,并包揽该项赛事所有团体和个人项目的第一名。

 7月17日下午,记者在师大附中校史馆内见到了载誉归来的陈俊豪。修长挺拔的身姿,清逸俊秀的面庞,还有招牌式的自信笑容,从国际赛场凯旋的少年沉静一如往昔。

 “我们是7月7日抵达特拉维夫,根据赛程,首先进行的是理论考试,没想到第一题就遭遇了拦路虎。”陈俊豪介绍,在国际物理竞赛的理论考试中,选手需进行3道理论题的计算,每道题的分值大致相当。在解题时,由于跌入了出题人布设的“陷阱”,陈俊豪将第一题的所有稿纸都写完,也没能将题目解出来,而时间正在不断流逝。

 “我当时就告诉自己,必须要爆发一把,否则想夺金就难了。”关键时刻,陈俊豪发挥自信、冷静的个人优势,顶着巨大的压力,沉下来心重新审题,另寻解题思路。最终,他完成了赛场上的“决胜逆袭”,攻克难关,成功与队友一道站上金牌的领奖台。

 谈及此次获奖感受,陈俊豪坦言,一路走来要感谢父母家长的付出与支持,更要感谢母校师长的关心与培养。

 以自律铸真知 追风少年“戒球”向学

 陈俊豪的老家在衡阳市衡东县草市镇,远近闻名的柑桔之乡。他的父母都是当地的医生,因为工作繁忙,陈俊豪的童年是在外公外婆的照顾下度过。

 即便如此,陈俊豪却从小就展现出其自律自觉的一面,在学习上从不用父母操心。小学毕业时,他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当地初中,初二那年,又随家人转学至长沙,就读湖南师大附中博才实验中学。正是在初中阶段,彼时还相对瘦弱的陈俊豪逐渐喜欢上了足球,常常与班上男生一同驰骋于绿茵场上,模仿偶像克里斯蒂亚诺·罗纳尔多的球场英姿。

 “我们从来没有给他报过课外辅导班,更没有上过一对一的培训,作为父母,我们所给予他学习上的最大支持就是不给他任何压力。”谈及儿子,父亲陈雄清难掩自豪。

 中考时,陈俊豪以6A的优异成绩考入湖南师大附中,并在这所三湘名校中首次接触到了物理竞赛的相关知识。整个高一阶段,陈俊豪同时学习各科综合知识和物理竞赛知识,二者成绩均属中等,并不算拔尖,但湖南师大附中校长助理、科技创新处主任、物理学科奥赛主教练蔡任湘却从他的身上发现了闪光点,“他对于学习很自信,也很沉稳,身边有同学早早确定了竞赛方向,在物理竞赛知识的学习进度上超过他许多,但他丝毫不受影响,仍旧能踏实地学习,这点尤为难得。”

 优点虽突出,但缺点同样明显。在蔡任湘看来,陈俊豪无疑是一株物理竞赛的好苗子,但要想在竞赛上取得好成绩,还必须在学习与过于频繁的足球运动中做出选择。

 “当时他每个星期要踢好几场球,不仅有较为固定的队友,有时还会有同学去充当啦啦队,现场很是热闹。爱运动是少年人的天性,但如果选择了参与物理竞赛,则必然会分散精力。”为此,蔡任湘与陈雄清联手演了一出双簧。

 一次物理竞赛的校内测试结束后,陈俊豪得知了一个“噩耗”——自己被淘汰出了竞赛组,这让他感到很是不解,“我的竞赛成绩虽然不拔尖,但也不是吊车尾,为什么会被淘汰呢?”随即,蔡任湘揭晓了谜底,“我当时将了他一军,告诉他要么退出竞赛,要么少踢足球。”

 迷茫的陈俊豪向父亲讲述了自己的困惑,陈雄清丝毫没有责备儿子,更没有代儿子做出选择,而是鼓励他去寻求内心真正的答案。此后的一个星期,老师和家人给予了陈俊豪充分的考虑时间,让他去探寻初心、坚定信念。

 被淘汰后的第七天,陈俊豪找到了蔡任湘,“老师,我想好了,选择物理竞赛。”

 以自信圆梦想 湖湘学子登顶国际赛场

 进入高二,陈俊豪成为了一名真正意义上的“竞赛生”,但在学习进度上,却远远落后于组内其他同学。蔡任湘回忆,当时组里一共有20多位物理竞赛生,根据摸底成绩排序,陈俊豪大约在17名左右。

 “全身心投入物理竞赛学习后,我在老师的引导下对于物理竞赛的兴趣愈发浓厚,而且当时就觉得自己一定能赶上来,可能也是一种‘迷之自信’吧。”陈俊豪笑着说道,而实际上,除了内心的自信,真正让他实现“逆袭”的,还源于他超越常人的学习执行力。

 在各学科竞赛学习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为自己制定学习计划,是竞赛生常常采用的一种学习方法。与大多数同学采用“周计划”不同,陈俊豪采用的是“日计划”,“我会每天明确自己的学习任务,要看哪些书、做哪些题,都会提前计划好。”

 为了能尽可能地“追上”同学,陈俊豪总是根据自己的学习极限,制定最有利于冲刺的每日计划表。刚刚开始时,他也曾感到压力山大,被每日的计划量压得喘不过气来。老师劝他减少一定的任务量,但他认为这是自己能实现赶超的唯一方式,任务量大,适应一段时间就好了。正是凭借这一份自主计划、极限施压的学习执行力,仅仅四个月后,陈俊豪从排名中后一跃成为了学校物理竞赛组的领跑者。

 在陈俊豪的竞赛之旅中,还经历了一次更为关键的“逆袭”。

 今年年初,2019年国际物理奥林匹克竞赛国家集训队50人名单公布。按照成绩排序,陈俊豪名列第35名,而最终能代表中国去参加2019年国际物理奥林匹克竞赛的选手只有5名。这也意味着陈俊豪必须在为期40天的集训和6天的考试后,将自己的成绩至少提升30个名次。

 “他在北京集训了很长时间,我们工作也挺忙,没有去看过他。但每次在电话里他总是很自信,这也让我们放心不少。”陈雄清回忆道。

 事实证明,陈俊豪的自信并非无根之木、无源之水,而是源于对自己实力的充分了解。经过一个半月的赛前选拔,陈俊豪再次成功实现“逆袭”,入选国家队,“集训队的最大特点是所学内容层次高、题量大,能够从中突围,我觉得最重要的还是自己保持了较为稳定的心态,没有被高强度、快节奏的集训学习打乱阵脚。”

 正是这次“逆袭”,为陈俊豪铺平了前往以色列特拉维夫的夺冠之路,也为他三年来的物理竞赛之旅,划上了完美的句号。

 以微笑暖人心 物理天才亦是“知心兄长”

 “很多人觉得他有这么优异的竞赛成绩,平时在学校肯定是一门心思学习,两耳不闻窗外事,其实还真不是这样。”在高二开始即担任陈俊豪班主任的李艳看来,自己的学生除了学习拔尖,生活中更是一个阳光自信的大男孩,在他的身上隐藏着许多“萌”式反差。

 “刚带他们那会,我听到有同学喊他点点,当时还弄不明白这个称号是怎么来的,后来才得知是因为他个子一直比较瘦小,可你看现在,身高都已经超过1米8了。”除了“雅号”与身高的巨大反差,李艳透露,在国际物理竞赛金牌得主的光环背后,陈俊豪还有着极高的情商,“他是一个很懂事的孩子,手受伤了会故意拿衣服搭在上面,以免大家担心,每逢教师节或其他节日,哪怕人在外地学习、比赛,都不忘给老师发信息送祝福,特别暖心。”

 “陈俊豪是一个特别有团队精神,也特别愿意帮助他人的孩子。”蔡任湘告诉记者,在竞赛组的日常训练后,老师通常会安排一个讨论环节,以方便同学们分享各自心得体会,“他从来不藏私,每次都是讨论环节的主角,发现有同学听得不是特别明白,干脆就走上讲台,在黑板上为大家现场演算。”

 作为学生中的特殊群体,竞赛生的压力往往会比一般同学大很多,难免会遭遇心情的低谷期。而作为组里的一员,陈俊豪总是如同兄长一般,热心地担负起劝解、开导的重任,帮助同学重拾信心,“他这次获奖回国,同学们都已经离校放假,但仍然有许多人专程从外地赶来接机,就是因为他们之间有着深厚的友谊。”

 眼下,陈俊豪已被保送清华大学钱学森力学班,他计划在暑假里好好放松一下,争取以空杯心态迎接下一阶段的挑战。而一旁的父亲陈雄清则表示,因为工作原因,过去孩子每次出省、出国参赛,家人从未陪同,这次孩子去大学报到,自己一定不会再错过。

 以科教育英才 领跑国际竞赛金牌榜

 记者获悉,自1991年以来,湖南师大附中学生参加中学生物理奥林匹克竞赛共获得国际金牌8枚、亚洲金牌10枚。在五大学科奥林匹克竞赛共夺得金牌31枚、银牌10枚和亚洲金牌11枚,国际金牌和奖牌总数稳居全国第一。

 今年2月,湖南师大附中彭凌峰同学以选拔考试总分第一名的成绩光荣入选生物奥赛国家代表队。目前,彭凌峰同学正代表中国参加在匈牙利塞格德举行的第30届国际中学生生物奥林匹克竞赛,不日将公布结果。

 数据显示,仅今年,湖南师大附中学生参加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获省级一等奖107人,入选省代表队26人,入选国家集训队10人,入选国家代表队2人。在今年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招生录取中,湖南师大附中共有7人获保送资格,33人获高考降分录取优惠资格,30人获自主招生资格。

 “在培养学生,尤其是竞赛生方面,我们注重的是方法与习惯的养成。”曾指导学生获得4枚国际金牌、4枚亚洲金牌的蔡任湘介绍,在每年从新生中选拔竞赛生时,湖南师大附中的选拔标准中从来不涉及学生之前是否学习过竞赛知识,以及是否取得过相应竞赛成绩,而是依据学生的综合成绩来进行评定,“综合成绩优异的学生往往比较聪明,更拥有良好的学习品质和习惯,而这才是一个学生能够在竞赛上取得好成绩的关键。”

 即便综合成绩优异,但从未有过竞赛基础,从高中再从头学起是否为时已晚?对此,蔡任湘的答案是否定的。

 “以我所带的物理竞赛组为例,每届学生中进入高中才学习物理竞赛知识的都占到了四分之三以上,但这丝毫不影响他们在各项赛事屡创佳绩。所以重点还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从心里爱上竞赛,进而教给学生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蔡任湘如是说。

谢永红与陈俊豪在学校攀登碑前。

 “附中长期以来坚持、发展素质教育,注重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同时又十分重视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这既是师大附中的办学特色,也是学校的传统与优势。”作为“金牌摇篮”的掌舵人,湖南师大附中校长谢永红的目光更为深远。在他看来,参与竞赛只是学生成长的一种途径,培育具有扎实理论基础、优秀品质习惯、较强科学研究能力,且胸怀天下、勇于担当的湖湘学子,方是学校的育人情怀所在。

原文链接:http://news.hnjy.com.cn/tpgd/187382.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