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永红在湖南师大附中教育集团2018年会上讲话:同心同行,善作善成,推动集团高质量特色化发展

发布:校办公室 来源:校办公室 日期:2018-12-29 人气:
同心同行,善作善成,推动集团高质量特色化发展
——在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教育集团2018年会上的讲话

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谢永红
(2018年12月29日)
 
同志们:
       岁月的书卷再次翻篇,新年的钟声即将敲响。在这辞旧迎新的美好时刻,我们欢聚一堂,隆重举办湖南师大附中教育集团2018年会。借此机会,我代表学校,向为集团的建设和发展作出贡献的全体附中人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坚持奋战在集团校的同志们表示亲切的问候!今天高朋满座,胜友如云,参加会议的还有刚才开坛设讲的领导和专家,有我所在长沙市名校长工作室的同仁,有我们结对帮扶学校的朋友,热烈欢迎你们的到来!
       本届年会,我们力图办成一次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的盛会,前后共分为四个单元。刚刚结束了第一单元的专家讲座,相信各位同我一样,从杭州教育科学研究所俞晓东所长的真知灼见中受益良多。今天晚上,还有两个单元的活动即将接龙。首先是集团年度先进个人表彰大会,这是对他们一年来辛勤付出与杰出贡献的最高礼赞。最后登场的是集团2019年迎新联欢晚会,期待全体演职人员为我们带来一场视听上的精神盛宴。
       现在进行的单元是主题论坛。“高质量”与“特色化”,作为办学目标写进了学校“十三五”发展规划纲要,成为集团潜心追求的发展愿景和切实履行的使命担当,围绕它们来展开研讨无疑具有重大的理论研究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结合论坛主题,我交流的题目是:同心同行,善作善成,推动集团高质量特色化发展。
       一、高质量
       教育要发展,质量是关键。“高质量”是党和国家的殷切期望以及人民群众的迫切需要,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了“发展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的总体要求。今年的全国教育大会,强调要推动教育从规模增长向质量提升转变。在刚刚召开的全省教育大会上,省委书记杜家毫指出“抓发展就得抓教育”,要“以高质量教育支撑高质量发展”。“高质量”也一直是学校的不懈追求,在9月份的开学工作报告中,我更是旗帜鲜明地提出,将本学年确定为“质量年”。质量是学校发展的内驱力,我们教育集团、我们每一所集团校,都要理直气壮抓质量、聚精会神抓质量,浓墨重彩书写高质量发展的奋进之笔。
       围绕“高质量”,我从科学质量观、文化自信心、区域引领力、本部贡献值来谈四个方面的认识。
       第一,科学质量观,是集团优质发展的理论基石。
       教育提质,务必观念先行、思想先转、思维先变。我们要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的顽瘴痼疾,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评价指挥棒问题。指挥棒出了问题,教育导向就不正;导向不正,教育行动就会跑偏;路都跑偏了,作为教育效果的高质量自然无从谈起。可见,确保质量观的科学性,是确保我们的教育行之正途并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根本遵循。
       什么样的质量观是科学的?附中应追求怎样的质量观?我曾在本学年开学工作报告中作出了回答,今天我在这里再次强调,附中人追求的“高质量”应从三个维度来理解:一是学生的全面发展与成人成才,二是教师的专业发展与精神成长,三是学校的持续、健康与优质、跨越发展。与之相悖的质量观,姑且不论是否科学,最起码不是附中人倡导的“高质量”。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教育的高质量首先是人才的高质量。人才的高质量,一方面体现在学生素质的全面性。附中作为真心实意实施素质教育的窗口学校,从不把分数和升学作为人才判定的唯一标准,各集团校要坚持、捍卫附中立场,在学校课程体系、学生个性发展支持体系的架构与实施上充分关照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人才的高质量,另一方面体现在人才的拔尖性创新性。集团“攀登杯”学科竞赛、集团“创新人才培养”名师工作室,为发现、培养拔尖创新型人才提供了重要平台,各集团校要广泛参与、积极作为。
       第二,文化自信心,是集团优质发展的精神支撑。
       文化是一个群体的灵魂,是个体的身份标签,它像一座磁场把人们紧密联结在一起。文化基因已成为国际文化制高点,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多个场合提出要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是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无知、误解乃至否定所在群体的文化,无异于“自绝”于人,其个体将被孤立,其灵魂将无所皈依。
       附中百余年的办学历史滋养、积淀了厚重的文化,“以人为本、兼容并蓄”的办学理念,“理性办学、内涵发展”的指导方针,“慎选良师、精育名师”的优良传统,“素质全面、个性彰显”育人目标,“自强不息、勇创一流”的附中精神,起到了凝聚人心、汇聚力量、激发活力的作用,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催生出一项项辉煌成就。我们不搞文化强势移植那一套,但各集团校在创造、繁荣自身文化的同时,也应具有一颗强大的“附中芯”,要让每位师生爱上附中,爱上附中的文化。若要人爱,先要人懂;若要人懂,先要人知。每位派驻集团校的同志乃至全体附中人,要自觉担当起文化使者的重任,在集团内讲好附中故事、唱响附中声音、塑造附中形象。我们不仅要在建筑、校徽、校服等文化标识上烙上附中印记,更要在核心理念、文化特质、价值诉求、精神气质上谋求集团内部的协同一致,让附中文化外显于形、内化于心,全面提高集团的文化自信心和凝聚力。
       第三,区域引领力,是集团优质发展的核心要素。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明确指出,探索集团化办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潜力,发挥优质学校教育资源的带动作用”。显而易见,有没有带动、带动得怎么样,直接决定了集团化办学的成效。优质学校的使命在于引领区域教育发展,它创办的集团校如果不能迅速占领所在区域的教育高地,不能满足区域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教育的需要,那么就谈不上教育的高质量。
       “达则兼济天下”,在国家共享发展理念的光辉指引下,优秀的附中人用担当扛起时代责任,积极辐射、拓展优质资源,努力促进区域教育公平、均衡发展,极大地提高了学校的社会贡献力,“担当楷模”的美誉实至名归。想当初,原华夏学校学生不足800人,与附中牵手之后,广益办学规模扩大到近5000人,中考各项竞争指标稳居长沙市前列,已成为长沙乃至湖南初中教育的“龙头老大”。2017年,在附中与华夏集团合作办学的基本框架内,广益再次壮大办学规模,新增星沙校区和湘潭九华校区,优质资源覆盖面得以再次扩大。“建一所,成一所;扶一所,强一所”,每到一个区域,我们从不止步于挂个牌,而是做到了让每所集团校对得起附中这块金字招牌,成为了区域教育的领头羊。
       第四,本部贡献值,是集团优质发展的重要指标。
       关于集团化办学,前面谈到了对区域教育要有引领力,另一方面,还对本部持续、健康和优质、跨越发展要有贡献值。“大河有水小河满”,本部办好了,集团校就发展得更好;同样,“小河有水大河满”,本部也需要集团校源源不断地注入活水。两者互相依存,相得益彰。
       集团校传递附中正能量、维护附中好形象,这是贡献值;为本部的建设和发展建言献策,积极参加本部组织的活动,这也是贡献值。而为本部源源不断地提供优质生源,是最核心的贡献值。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入口”决定“出口”,本部的高质量有赖于集团校优质生源的输送。今年中招期间,优质生源吃不饱的难题再次触发附中人心底的痛。优秀的苗子产出太少,无苗可送,何以够得上高质量?优秀的苗子保不住,有苗送不成,本部的高质量又从何而来?本部没了高质量,集团校的高质量又有何保障?在集团体量短期内难以扩容的今天,这些问题更要引起我们深思。本部最主要、最稳定的生源基地还是在集团校,今年国际化学奥赛金牌得主秦俊龙同学、国际青奥会男子跳高冠军陈龙同学,初中分别就读于广益和博才。整个教育集团都有责任和义务做好育苗、保苗工作,让自己成为本部优质生源的生产地、配送区。
       二、特色化
       世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自然的美好,就在于它的千姿百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要“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强调素质教育“在不同阶段、不同方面应当有不同的内容和重点”“在不同地区还应体现地区特点”。集团化办学,不是开连锁超市,我们的集团校要积极培育学校办学特色、打造特色教育品牌,“各美其美”,努力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子来。
       围绕“特色化”,我主要从打好附中底色、坚持改革创新、立足学校实际和深挖区域资源四个方面来谈。
       第一,打好附中底色,是集团特色发展的首要前提。
       底色,是绘画时第一层着色,它决定了整幅画的基本色调。改革开放40年,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坚持中国底色,坚持社会主义底色,便是其成功的宝贵经验。底色,反映了领属与归属,意味着服从与服务,这是性质问题。先把底色打好,再在这层底色上涵养出自身特色,否则,再鲜明的特色也不过是花花绿绿一大片,不可细看、不能久看。
       集团化办学,是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涂抹了优质教育资源的颜色。这种颜色越浓郁,从优质教育资源来处吸收的养料就越多,自身就越能获得持续、健康的发展。我们的集团校,要尽可能厚植附中文化、培育附中精神、传承附中理念。博才倡导“幸福教育”,提出“助力每一位师生幸福成长”的办学愿景,倾力打造“幸福教室”,建设“幸福家园”,让师生共享“幸福生活”,就是对附中“很幸福”办学目标的校本解读,是附中幸福文化在集团校的落地生根。都说博才很附中、博才人很附中,底色打好了,底气就上来了,身为附中人的荣誉感、责任感、使命感就油然而生,学校也会发展得越来越附中。作为附中的集团校,理当打好附中底色,坚守附中本色,深具附中成色。成色达到一定比例,那才叫做金子;否则,就是伪劣产品。
       第二,坚持改革创新,是集团特色发展的强大引擎。
       “求变就是求发展,创新便是创未来。”附中自创办以来,始终坚持改革不停顿、创新不止步,“教改先锋”就是在不同历史时期一次次求变求新之后赢得的社会美誉。我们要在集团内大力弘扬改革创新的优良传统,精准把握新时代、新形势下学校建设与人才培养的目标、任务以及特点、规律,在寻求特色发展的过程中乐于求异、勇于创新、敢于突破。
       附中向来主张“兼容并蓄”,整个教育集团的繁荣,离不开不同文化、理念的共存与碰撞。可喜的是,我们的集团校并没有成为本部的复制品、附属品,没有丧失自身特色以致“众校一面”,“泯然众人”。广益的“办有灵魂的教育”、博才的“幸福教育”、星城的“活化教育”、高新的“社区教育”、耒阳的“六化教育”、梅溪湖的“乐善教育”,就连创办不足半年的星沙的“用教育开启新生活”,都具有很强的身份识别度,已成为各自手中金灿灿的名片。“三流的学校被动变革,二流的学校适应变革,一流的学校主动变革”,整个集团要在强化对附中文化理念传承的基础上,主动对接新时代、积极探索新路径、努力开创新局面。
       第三,立足学校实际,是集团特色发展的现实依据。
       小平同志在南巡讲话中一再强调,实事求是是共产党人战胜一切的法宝。在朝着打造特色教育品牌高歌猛进的进程中,我们不可罔顾自身实际,盲目跟风、好大喜功,从而身陷“同质同化”的泥淖,或者置身“为特色而特色”的窘境。我们要充分调研、看清现状、吃透校情、立足实际,开辟出一条真正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来。
       “不选贵的,只选对的”,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成功的案例有很多,星城的特色舞龙运动与龙文化教育就是其中的代表。星城舞龙队,曾取得全国大赛第一名的骄人成绩,现场观摩表演的人无不赞叹连连。星城还承办过全国中学生舞龙舞狮锦标赛等大型赛事,被评为“全国中小学生舞龙舞狮教育示范学校”“长沙市创新型学校”。这些荣誉的取得,离不开学校对其教师专业特长的充分了解,离不开对学生个性发展意愿的高度重视和发展潜能的精准研判。离开了这些,就没有今日星城的独特成就。我们要充分尊重校情、师情、学情,在学校特色文化、特色管理、特色课程、师生特质等方面尽力做到用新思维、提新思想、出新举措、走新路子。
       第四,深挖区域资源,是集团特色发展的有力保障。
       集团化办学,让优质教育资源辐射到了本部以外的区域。积极调动、整合区域资源而为我所用,是学校谋求自身更好发展,并为区域发展提供更强针对性、实效性服务的必需。每个区域的地理环境、发展规模、功能配套、人文氛围以及政府、资本的支持力度不尽相同,为学校提供的资源也就不同,学校的特色化发展也就有了不同的选择。
       从区域中来,到区域中去,我们的集团校应深深扎根于区域,为自身特色化发展量身定制。高新,提出了“办没有围墙的学校”“办有温度的教育”的口号,致力于打造现代社区学校。为了更及时、更便捷地获取区域资源,突破条块垂直管理体制的障碍,主动邀请社区主任担任校务委员会成员,直接参与学校决策。梅溪湖中学,被誉为“公园里的学校”,面瞰梅溪湖,背靠桃花岭。学校没有浪费这宝贵的资源,而是把第二课堂开到了湖边、开到了岭上,每周都要组织相关学生社团绕湖骑行,组织全体学生开展阳光登山活动。对区域资源的合理、充分利用,为学校的特色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同志们,我们的教育集团直至2015年8月才宣告成立,直至2017年11月才正式挂牌。虽然有点姗姗来迟,但发展态势良好,办学成效喜人。成绩属于过去,未来仍需努力,“高质量”与“特色化”是教育集团持续、健康、优质发展的关键之义。今年有两件值得纪念的大事,全国教育大会、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先后召开;明年又是值得纪念的一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70周年。让我们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讲话精神,乘着改革的春风再次扬帆起航,切实担当起时代赋予我们附中人的光荣使命,同心同行,善作善成,推动集团高质量特色化发展,以完美的答卷向建国70周年献礼!
       最后,祝同志们新年快乐!谢谢!